-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高考专题复习讲座: 中国现代化发展历程 考纲透析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洋务派近代工业的创办及其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民国初期和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发展;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19世纪末(甲午战争后)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一战期间(1912-1919) 国民政府前期(1927-1936) 抗战时期(1937-1945) 抗战胜利后(1945-1949) 夹缝产生 初步发展 短暂春天 发展较快 沉重打击 日益萎缩 清政府 北洋政府 国民政府 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 材料解读: 松(松江)、太(太仓)利在梭布,较稻田倍蓰……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 松、太布市,消减大半。 ——摘自岳麓版历史必修II 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出现变动——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时间:鸦片战争后 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过程:“纺”与“织”的分离;“织”与“耕”的分离 标志:中国棉纺织业的衰败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的影响: (1)瓦解自然经济 (2)农副产品商品化 (3)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鸦片战争后 c、洋务运动 中国近代资本主义诞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b、外商企业的刺激 技术、人才,诱导作用 a、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市场、劳动力)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条件 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处于怎样的地位?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洋机器于耕 织、刷印、陶埴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 设……臣料数十年后,中国富农大贾必有仿造洋机器制作以自求利 益者,官法无从为之区处。不过铜钱火器之类,仍照向例设禁,其 善造枪炮在官人役,当随时设法羁縻耳。 ——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1865年) 李鸿章在采用大机器生产问题上的态度和主张: 采用机器生产抵抗外来侵略;有利于发展民用工业,利于国计 民生;禁止民间采用机器铸币和军火生产,以免危及清朝统治。 代表企业:军事工业:曾国藩、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 左宗棠——福州船政局 崇厚——天津机器制造局民用工业:李鸿章——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 张之洞——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洋务运动的意义:(1)引进了技术,培养了人才(2)刺激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3)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4)推动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 时间:19世纪60、70年代地区: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 a、经济基础较好; b、地理位置优越,便于交通; c、便于向西方购买设备和引进机器; d、受列强侵略早,自然经济瓦解较快途径:一种是中小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等直接投资近代工业; 另一种是部分手工工场采用大机器从事生产,转变为近代资本主义 企业。代表企业:方举赞、孙德英——上海发昌机器厂 陈启源——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 朱其昂——天津贻来牟磨坊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使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诞生了民族 资产阶级。 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9世纪末) 年代 商办 外国人办 设厂数 资本(千元) 资本所占比重 设厂数 资本(千元) 资本所占比重 第一时期1872—1894 53 4687 9.6% 103 28000 57.3% 第二时期1895—1913 463 90810 41% 136 103153 46% 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背景: (1)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和商 品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自然经济,客观上为民族 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提供条件。 (2)中华民族危机加剧,“实业救国”、“设厂自救”成为风气。 (3)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标准化管理手册2021年版(施工线路).docx VIP
- 我爱宁波小学三年级教案.doc VIP
- 石油产品分析(第三版)全套PPT课件.pptx
- 2025年四川省中科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答案《黄帝内经》与岐黄之术.pdf VIP
- 2024-2025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信息科技)人教版(2024)七年级全一册教学设计合集.docx
- 全国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职业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库(浓缩600题).doc VIP
- 程序设计类课程“闯关式”数字化教学设计与实践.docx VIP
- 第5单元 探索1 互联网安全风险及其产生原因 教学课件.ppt VIP
- 2022玻璃结构工程技术规程.docx VIP
- (高清版)DB33∕T 1217-2020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检查用表标准 .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