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断治疗的专家共识.pptVIP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断治疗的专家共识.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Ph+-ALL) 第三十页,共四十七页。 诱导治疗: (一)非老年(年龄55岁)Ph+-ALL的治疗 和一般Ph阴性 ALL一样,建议予VCR或长春地辛、蒽环/蒽醌类药物、糖皮质激素为基础的方案(VDP)诱导治疗;鼓励进行临床研究。 一旦融合基因或染色体核型/FISH证实为Ph/BCR-ABL阳性ALL则进入Ph+-ALL治疗序列: (1)Ph/BCR-ABL阳性ALL治疗中可以不再应用门冬酰胺酶。 第三十一页,共四十七页。 (4)建议于诱导化疗结束时(约为治疗的第28±7天左右)复查骨髓和细胞遗传学(诊断时有异常者)、BCR/ABL融合基因,判断疗效。 (5)有干细胞移植条件者,行HLA人类白细胞抗原系统配型,寻找供体。 (2)自第8天或第15天开始加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伊马替尼等),伊马替尼用药剂量400mg-600mg/日,持续应用。 若粒细胞缺乏(尤其是 0.2x109/L)持续时间较长(超过1周)、出现感染发热等并发症时,可以临时停用伊马替尼,以减少患者的风险。 (3)血像恢复后(白细胞≥1x109/L,血小板≥50x109/L)可以进行鞘内注射。 第三十二页,共四十七页。 缓解后治疗 Ph/BCR-ABL阳性ALL的缓解后治疗原则上参考一般ALL,但可以不再使用门冬酰胺酶。伊马替尼应尽量持续应用至维持治疗结束(无条件应用伊马替尼的患者按一般ALL的治疗方案进行,维持治疗可以改为干扰素为基础的方案)。 有供体的患者可以在一定的巩固强化治疗后,尽早行Allo-SCT;伊马替尼持续口服至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SCT后应定期监测BCR/ABL融合基因表达,伊马替尼至少应用至两次融合基因为阴性。 第三十三页,共四十七页。 * * 中国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断及治疗的专家共识 第一页,共四十七页。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淋巴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起源于单克隆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前体细胞,特点是骨髓和外周血中出现大量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它的增生及聚集抑制正常造血,出现三系细胞减少。 第二页,共四十七页。 病因 1.电离辐射 2.化学因素(苯,烷化剂) 3.病毒(EBV) 4.遗传因素 5.其他血液病的最终转变 第三页,共四十七页。 临床表现1 1.贫血(较早出现并渐加重,表现苍白、无力、头晕、心悸、厌食和浮肿等 ) 2.出血(皮肤出血点、瘀斑、鼻衄、牙龈和口腔黏膜出血,月经增多等;重时有血尿、消化道出血甚者可发生颅内出血 ) 3.发热和感染(一半的病人由发热起病,上呼吸道及肺部感染、肛周感染和胃肠炎较常见) 第四页,共四十七页。 临床表现2 1.肝脾和淋巴结肿大 2.骨和关节疼痛 3.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4.睾丸白血病 第五页,共四十七页。 主要内容 诊断分型 预后分组 治疗 预治疗 Burkitt白血病/淋巴瘤的治疗 Ph阴性ALL的治疗 Ph阳性ALL的治疗:(1)非老年 (2)老年患者 CNSL的预防和治疗 ALL疗效判断标准 第六页,共四十七页。 1、法美英协作组关于ALL的 形态学分型 ?法国、美国、英国(FAB)协作组于1976年用Romonowsky染色观察血片及骨髓涂片,根据细胞大小、核浆比例、核仁大小及数量、细胞胞浆嗜碱程度等,辅以细胞化学染色对ALL各亚型细胞特征归纳如下表: 第七页,共四十七页。 L1 :原幼淋巴细胞以小细胞为主,大细胞25%,核圆形,偶有凹陷与折叠,核染色质粗,结构较一致,核仁少而小,不清楚,胞质少,轻或中度嗜碱,细胞化学显示MPO和SBB阴性,阳性细胞3%,PAS阳性呈颗粒或块状阳性,NSE阴性。 第八页,共四十七页。 L2 :原幼淋巴细胞以大细胞为主,25%,核型不规则,可见凹陷与折叠,核染色质较疏松,结构不一致,核仁1个或多个较清楚,胞质量常较多,轻或中度嗜碱,有些细胞深染,细胞化学同L1。 第九页,共四十七页。 L3 :亦称Burkitt型,原幼淋巴细胞大小较一致,以大细胞为主,核形较规则,染色质呈均匀细点状,核仁明显,1个或多个,呈小泡状,胞质量较多,深蓝色,空泡明显,多呈蜂窝状,细胞化学同L1。 第十页,共四十七页。 2、 2008年WHO标准 前体B--ALL:细胞形态学如 L1 或 L2,免疫表型为B系:CD19、CD22、CD79a、CD10 阳性,TdT^+。占 ALL 中80%~~85%。 前体T-ALL:细胞形态学如 L1 或 L2 ,免疫表型为T系:CD

文档评论(0)

虾虾教育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有问题请私信!谢谢啦 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与整理,收费仅为整理费用,如有侵权,请私信,立马删除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2026075000021
认证主体重庆皮皮猪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重庆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113MA61PRPQ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