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困境与超越(职业技术教育论文资料).doc

自媒体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困境与超越(职业技术教育论文资料).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媒体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困境与超越(职业技术教育论文资料) 文档信息 : 文档作为关于“办公文档”中“工作总结 ”的参考范文,为解决如何写好实用应用文、正确编写文案格式、内容素材摘取等相关工作提供支持。正文7838字,doc格式,可编辑。质优实惠,欢迎下载!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自媒体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困境与超越 2 一、自媒体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困境 2 二、自媒体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的超越 4 文2:学分制背景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建构 7 一、建立以本科生导师制为核心的德育指导制度 7 二、建立以德育学分制为内容的德育评价体系 9 三、构建以学生生活园区、学生社团等为单位的德育新载体 10 (一)学生生活园区 11 参考文摘引言: 11 原创性声明(模板) 12 文章致谢(模板) 13 正文 自媒体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困境与超越(职业技术教育论文资料) 文1:自媒体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困境与超越 [作者简介]张羽程(1981-),男,江苏常州人,江苏理工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流行媒介文化。(江苏 常州 21300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资助一类课题“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项目批准号:14JDS21017)和2014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95后’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及培育研究”(项目批准号:2014SJB45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自媒体是当前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下产生的平民化、自主化的新型互动交流媒介,已成为大学生与外界沟通交流,进行信息传递的重要社交渠道,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模式、思维范式和价值观念。高校德育教育工作者要理智应对自媒体广泛应用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科学把握自媒体为高校德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深入研究巧妙借助自媒体提升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充分发挥自媒体思想引领的优势,趋利避害,扬长避短,推动自媒体与高校德育工作的协同创新与联动发展。 一、自媒体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困境 “95后”大学生作为当代网民中的先锋群体,是自幼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数字新生代”,是接触自媒体最频繁、应用体验最深刻、受辐射最广泛的族群,自媒体环境也已渐次成为影响高校德育工作成败的关键因素。自媒体在丰富高校德育信息来源、拓展高校德育工作半径、创新高校德育工作手段的同时,也增加了高校德育工作的难度,带来了一系列挑战。 1.多元思潮侵扰、冲击高校德育工作。自媒体环境对高校德育工作形成了严峻的挑战,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阶段,容易受到社交自媒体内相互激荡的多元文化思潮影响,因为内心世界的丰富而又感性,对事物的认知易缺乏理性,自媒体环境内部的资讯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心智尚未成熟的大学生稍有不慎就会产生认知偏差,甚至生成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错误的价值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自媒体传播的海量信息无序而庞杂,裹挟的一些挑战社会底线价值观的不良信息,给大学生的道德认知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由于缺乏对社会现象全面深刻、客观理性的分析,造成了当代大学生政治鉴别力弱,西方形形色色的政治思潮借助自媒体无孔不入的传播,会影响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主导地位。此外,借助自媒体的易渗透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利用其作为策动“颜色革命”的武器,实施“和平演变”战略。依托自媒体的辐射力和影响力,西方敌对势力竭力输入反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宣扬普世价值、新自由主义等价值观念。“三观”尚未成形的大学生缺乏科学辨识力,比较容易受到上述消极错误思潮的侵袭。 2.无限开放性考验大学生道德人格。自媒体环境对当代大学生道德自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媒体隐秘的外衣使大学生不必担心身份暴露,匿名交流张扬了教育对象的自由个性和自我意识,满足了大学生向往自由的心理需求和参与舆情传播的热情。自媒体信息量大,缺少严格的审核程序,有时监管又存有疏漏,外部环境制约性降低,道德价值多元化,令传统伦理道德受到挑战,使得大学生面临诸多诱惑。大学生思维跃动,思想易变,可能会受到不实信息的蛊惑,自媒体中匿名化的互动令大学生频繁游走在虚拟人格和真实人格之间,一些在现实生活中性情温和、彬彬有礼的学生,在自媒体传播中却出言不逊,生成情绪化表达,充当网络愤青,制造网络暴力。自媒体内每个人均能制造发布资讯,青年个体若是缺乏良好的网络自律精神,便很容易在自媒体环境中迷失,肆意散布不实言论,传播色情、暴力、反动等有害信息,满足放纵宣泄的心理动机。高校德育亟待加强大学生在自媒体环境中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zbalala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深圳市巴啦啦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MA5FCP2R7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