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命健康】3个部位或是孩子“生命线”,父母再生气也不要打
我们的父辈教育孩子一直认为是“棍棒底下出孝子”,所以在我们小时候,父母一辈对我们的管教是非常严厉的,而且他们拥有绝对的权威性和说话权,不容我们有一点反驳,如果有违背,就会招来一顿骂或一顿胖揍。
如今人们有了新的教育思想,很多年轻的父母都知道教育孩子,只知道打孩子是不行的,但是很多时候孩子跟自己顶嘴的时候,又气到不得不出手。
我们在打孩子的时候,很多时候都是在气头上,把孩子拖过来就是一顿揍,很多时候根本不在乎到底打的是哪里,但是有些时候说巧不巧,可能会打到孩子的一些敏感部位,造成严重的后果,这个时候父母再后悔就已经为时已晚了。
3个部位或是孩子“生命线”,父母再生气也不要打,家长要搞清楚
臀部
一般家长打孩子的时候会先打孩子的屁股,觉得屁股上面没有什么器官,都是一坨肉,这个地方肉多皮实,扛得住。
其实父母根本不知道我们的屁股上面分布的大量的神经,如果下手过重的话,很容易导致这个部位的神经受到损伤,从而影响孩子的发育,甚至还可能会导致孩子发育异常。
尤其是孩子的腰椎和脊椎骨还没有完全发育好,打屁股的时候也容易伤到孩子的腰部,给腰椎带来损伤。
脑部
有很多家长也习惯打孩子的后脑勺,但是有些时候家长觉得自己一巴掌并不太重,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很可能力度没有把握好,就会出现脑震荡或者呼吸衰竭的问题。
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打孩子的时候,千万不要打到孩子的脑部,更不要打孩子的后脑勺,尤其是太阳穴的位置也一定要远离,否则很容易导致孩子失明。
耳朵
有一些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还喜欢拧孩子的耳朵,但是孩子的耳朵是非常娇嫩的,可能很多家长不知道,如果力度过大的话,容易把孩子的耳朵给拧下来,如果用巴掌打孩子的话,还可能会导致孩子鼓膜穿孔,影响孩子正常的听力,导致孩子出现后天性失聪。
经常打骂孩子真的会降低孩子的智商吗?
美国的惩戒与家庭暴力专家默里·施特劳斯做了一项跟踪调查,对美国806名2-4岁的儿童进行智力测试。
四年后又进行第二次测试,通过这一项跟踪调查,发现没有遭遇过体罚的儿童平均智商要比经常挨打的儿童高5分。
施特劳斯说:打得越多,孩子心智发展越慢,哪怕是打得很少也有影响。
施特劳斯对32个国家、超过1.7万名大学生的调查结果也显示:打孩子的家长比例越高,国家国民平均智商就越低。
当然并不是说经常打骂孩子就会让孩子的智商越来越低,只是可能会落后于同龄人。
科学家曾经扫描过两个三岁孩子的大脑图形,其中有一个孩子是妈妈温柔对待,经常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而另一个妈妈则是常常忽视孩子的需求,甚至经常打骂孩子。
通过对比,发现两个孩子的大脑图形也是千差万别的。左图是第一位孩子的(被温柔以待),右图是第二位孩子的(常被打骂)。
神经学家解释,右图的黑暗区域意味着大脑容量减少。缺失的区域使得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缺乏智慧、同情心等能力。
长期遭受打骂的孩子成年后攻击性或许更强,自信心不足,事业拼搏力较差而温柔对待的孩子长大之后更加善良,包容性也更强,更容易成功。
那平时家长朋友首先要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不要孩子自己玩家长自己玩手机,可以陪孩子多做一些开发智力的游戏。
如果孩子犯错之后,先要问一下孩子理由,不要一味冲着孩子吼叫打骂,一定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方式教导孩子,每个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不妨尝试换一个角度来教育孩子。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