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瘦马别京都,一去贬谪路
经历命运的大起大落,在艰难险阻中沉浮过,在痛苦心 酸中磨砺过,才真正体会到生活的原味和魅力。在那一次次 的沉浮历练中,他们凝成的作品载入了史册,成为砥砺无数 人毅然前行的力量。这或许便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体 现。 题记一切的开始源于慢慢走近,走进一群失意的古人。
那还是刚刚和诗词相遇的时光,一首《不朽的失眠》将 张继推上了最有名的失意者的热搜。浅薄的知识,寡陋的阅 历,在懵懂里瞬间被惊艳。原来诗词的世界里,不止有李白, 杜甫那样盛名赫赫的人,还有诸如张继等“深藏功与名”的 “世”外高人。当然,随着认知的加深,我也开始了解,“失 意”竟是绝大多数文人骚客们的“通病”。
古人为什么读书?大学中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中国士大夫以治国平天下为人生价值的最高实现,走入 仕途、投身宦海成为其规范的自我角色认同。更有甚者,一 试披红游街的盛景,居庙堂之高。但是宦海有不测风云,贬 官士人代不乏人,甚至成了每一个时代文人们的必修课,这 便是人生的起起落落,让这些饱读诗书之人平添有力无处使 的愁苦和尴尬。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朝文人登科 后,方可策马奔腾于春意烂漫的长安道上,看繁花似锦。
“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宋朝文人青云 直上后,且可轻松愉悦地闲看其他举子还在为功名奔忙。
作为一个寒窗苦读的读书人,谁不愿享受登科带来的无 限荣光,谁不愿在朝为官光宗耀祖。可是历史的真实是,文 人们历尽千辛万苦才走上政坛,迎接他们的家常便饭竟然是 被贬。
这也是为何古人做官,很多人却越做越小,那就是被贬 了,既降职,又离京。
贬官的遭遇,除了降职、贬逐前往荒远之地外,不少人 还经历过囹圄之祸。柳宗元一贬永州就是十年;白居易被贬 为江州司马湿了青衫;刘禹锡被贬到巴山楚水的凄凉地;欧 阳修于庆历五年被贬为滁州知州;苏轼一生更是多次被 贬……
各种境遇的交替,他们的心态更为复杂,他们的诗赋作 品中蕴涵的文化信息也变得更为丰富,似乎正为他们的进退 出处、情感心态作了注释。
《老子》有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万 事都有利有弊,对贬官们而言,政治上的失意,正好促使他 们的才华大放光芒。
正如清代诗人赵翼的那句:“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 桑句便工。”
文人们的才华洋溢,即使身处贬谪的艰难处境也不忘以 诗词明志。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 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说的就是不如意的文人 在逆境中坚持创作,记录心声。因此他说:“盖文王拘而演 《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 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 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千年历史长河里,圣 贤发愤所为的作品缘何熠熠生辉,原因就在于那是他们蘸着 命运的悲欢写就的,是用心血淬炼出来的。
苏轼谪居黄州之后,开始自号“东坡居士”,苏轼从 白居易身上汲取了身处忧患而旷然自适的精神力量。达到了 中国封建士人“贬谪心态的最高层次”,并给予了宋代很多 士人以直接的影响,如黄庭坚,张孝祥等人。苏轼也由此创 造了中国封建社会“贬谪文化”中最富有魅力的一页,而他 的迂谪词正是这一文化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定 风波》中有我最喜欢的词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 蓑烟雨任平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 晴”多么开阔的胸襟,多么豪迈的句子,不管是面对生活中 或是政治上的“风雨”和“晴”,作者都能泰然处之。
被贬谪的文人士大夫虽有贬谪的困苦、失意的牢骚, 但却轻易不沮丧、不悲观、不沉沦,仍然试图舒眉一搏,对 前途保持着乐观的向往。依然对生活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有 心情去欣赏“江南”的佳丽风光。除了苏轼、王禹健之外, 在北宋,还有欧阳修、王安石、黄庭坚也是屡遭迁谪。他们 也和苏轼一样,以旷达的心态坦然面对迁谪逆境,以旷达之 怀书旷达之词。
但终是贬谪路,旷达自适的态度里,也总有些许愁。
宋朝的张舜民做过监察御史,曾因党争牵连治罪,遭贬 迁。在被贬途中,他登临岳阳楼,写下了这首《卖花声?题 岳阳楼》。他本不出名,但这首词却极为出彩。
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十分斟酒敛芳颜。不是渭城西 去客,休唱阳关。
醉袖抚危栏。天淡云闲。何人此路得生还。回首夕阳红 尽处,应是长安。
送别宴上他喝得醉醺醺的,脚步轻浮,跑到岳阳楼上, 举目远望,天空清远,白云悠然。然而无言谁会凭栏意,哪 个人能理解他登高望远的落寞和黯然。
试问,被贬的南行囚客中有几人能从这条路上活着回去 呢?回望处,夕阳映红了天边,那里应该是他离开的汴京吧。 词人倾吐了内心压抑的心声,可他的悲慨谁能懂得?当逐臣 们骑着瘦马失意地离开汴京,再回望,剩下的都是模糊的怅 惘。
就连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