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秦将伐魏,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告之曰:“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 ”孟尝君曰: “有诸侯之救,那么国可存也。”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 ”重为之约车百乘。
孟尝君之赵,谓赵王曰:“文愿借兵以救魏。赵王曰:“寡人不能。”孟尝君曰:“夫敢借 兵者,以忠王也。”王曰:“可得闻乎? ”孟尝君曰:“夫赵之兵非能强于魏之兵,魏之兵非能弱 于赵也。然而赵之地不岁危,而民不岁死;而魏之地岁危而民岁死者,何也?以其西为赵蔽也。今 赵丕救魏魏隆盟壬秦悬赵与Ji秦为霆坦地塞且与危民在旦身死矣此文之就以忠王大王世“赵王许 诺,为起兵十万,车三百乘。
又北见燕王日:“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燕王曰:“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 而以助魏,且奈何? ”田文曰:“夫行数千里而救人者,此国之利也。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 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 ”燕王尚未许也。田文曰:“臣效便计于王,王不用臣之忠计,文请 行矣。恐天下之将有大变也。王曰:“大变可得闻乎? ”曰:“燕不救魏,魏土折节割地,以国 之半与秦,秦必去矣。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 且何利?利行数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门而望见军乎?那么道里近而输又易矣,王何利? 燕王曰: “子行矣,寡人听子。”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魏王大说曰:“君得燕、赵之兵甚众且亟矣。”秦王大恐,割地请讲于魏。因归燕、赵之兵, 而封田文。
(节选自《战国策?魏策三》).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今赵不救魏/魏欹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 王也/
B.今赵不救魏/魏献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 大王也/
C.今赵不救魏/魏献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 王也/
D.今赵不救魏/魏献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 大王也/【答案】C
【解析】“魏献盟于秦”的意思是“魏国和秦国献血为盟”,中间不能断开,所以排除A、D 两项。“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意思是“这就是我田文讲的忠于大王的理由”。据此排除B项。
.以下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寡人意为寡德之人,在文中是魏王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君主常如此谦称自己。
B.百乘即一百辆兵车,“乘”指四马一车。“百乘” “千乘”常用作兵力的代称。
C.为赵蔽的“蔽”指屏障,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王之蔽”的“蔽”相同。
D.国门,文中是实指,指魏国国都的城门;现在那么用来指一个国家的边境。
【答案】C
【解析】《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王之蔽”的“蔽”是“受蒙蔽”的意思,“为赵蔽”的“蔽” 是“屏障”的意思。此题的变化,反映了高考试题更注重基础性、实用性的考查,对知识迁移能力 的考查。
.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魏王受到强秦武力威胁之际,连夜向孟尝君问计,孟尝君表示有了诸侯的帮助,国家就可 以存续下来,并表示希望替魏王出使诸侯,搬取救兵。
B.孟尝君见赵王不愿出兵,劝说赵王,指出魏国每年地危民死,而赵国土地与民众一直平安, 如果不救魏,赵国将面临危险,赵王这才同意出兵。
C.孟尝君请燕王出兵救魏,燕王犹豫不决,孟尝君指出魏国倘假设联合他国合力攻打燕国,将 会对燕国十分不利。燕王听从了建议,出兵救助魏国。
D.孟尝君计谋得以实现,魏王非常高兴,夸奖他短时间内搬来很多援军。秦王非常恐慌,割 地给魏国,魏王于是让燕、赵援军返国,封赏孟尝君。
【答案】A【解析】原文“寡人愿子之行也”,是魏王希望孟尝君出使诸侯,搬救兵。此题难度不大。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
(2)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
【参考答案】
(1)我国已连续两年歉收(年景不好),现在又要军队远涉数千里去救援魏国,又怎么能办 得到呢?
(2)假如燕国不去救援魏国,魏王就会屈辱割地,将一半魏国土地割给秦国,秦军一定会撤 兵。
【解析】翻译题难度不大,注重基础性考查。
(1)岁:年成、年景。不熟:粮食歉收。奈何:怎么办(2)折节:委屈自己,降低身份。与:给,给予。去:离开、撤兵。
.孟尝君前往赵国、燕国借兵救魏,所采用的游说策略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3分) 【参考答案】
去赵国借兵,围绕“忠”字,讲向赵国借兵,其实是忠于大王,保卫赵国的举措。
去燕国借兵,围绕“利”字,通过比拟,讲燕王出兵助魏,才有利于燕国的道理。
重要注释:
约车:整理准备车辆。效:奉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