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石油炼制基础 定量测定硫含量的常用方法,其原理是用一定方式把油品中的全部硫化物转化为SO2,然后用一定溶液吸收,并转化为H2SO4,用标准碱溶液滴定以计算元素硫的含量。 2、酸度和酸值 酸度和酸值都是定量表示油品中酸性物质(主要是有机酸)含量的指标。用中和100ml或100g油样中酸性物质所需要的KOH毫克数来表示酸度,单位为mgKOH/100ML;酸值为mgKOH/100g。 酸性物质影响油品安定性,腐蚀设备,必须除去。 汽、煤、柴油等轻质油品测定酸度,原油和润滑油等测定酸值。 油品在储存中,因氧化变质其酸度和酸值会有所增大,因此它们也是衡量油品是否变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测定方法分别为GB/T258和GB/T264。 第六十二页,共一百二十页。 石油炼制基础 3、胶质、沥青质和含蜡量 这三种物质对石油输送、加工方案的确定影响很大,特别是制定高含蜡易凝石油加热输送方案时,胶质与含蜡量间之比会显著影响热处理的效果。三者含量均以m%表示,是评价原油的重要指标。 测定方法大都根据沥青质和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不同吸附剂对它们吸附能力不同和其它物理性质的差异来区分的。所用溶剂和吸附剂不同,同一原油所得结果差别很大。所以只有在同样条件下测定的结果,才能进行比较。 第六十三页,共一百二十页。 石油炼制基础 4、残炭和灰分 油品的残炭是在规定仪器中,油品按规定条件蒸发、分解、灼烧后形成的黑色焦状残留物占试样的m%称为残炭,其大小间接表明油品在使用中出现结焦和积炭的倾向;也反映了油品,特别是润滑油的精制深度,精制深的油品,含重组分、非烃类化合物及胶质少,残炭值就低。 灰分是油品煅烧后的固体残余物,其组成、含量随石油种类、性质和加工方法不同而异。油品中的灰分主要是由少量无机盐、金属化合物及机械杂质所构成。油品中的灰分会导致油品在使用中引起机械磨损、积炭、积垢和腐蚀,因而是汽轮机油和锅炉燃料等石油产品的重要质量指标。 5、折射率 测定油品的族组成,也有用来求定残炭值 第六十四页,共一百二十页。 石油炼制基础 小 结 油品的蒸发性能:常用蒸气压和馏程来表示 密度、特性因数K、分子量等 油品的流动性:粘度,粘温性能 低温流动性能:结晶点、冰点、凝点、倾点、冷滤点 燃烧性能:闪点、燃点、自燃点 其它性质:硫含量、酸度(值)、灰分、折射率等 第六十五页,共一百二十页。 石油炼制基础 第二节 石油产品的分类和使用质量要求 第六十六页,共一百二十页。 石油炼制基础 一、 石油产品的分类 石油产品的种类繁多,用途各异,为了与国际标准相一致,我国参照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发表的国际标准ISO/DIS 8681,制定了GB498《石油产品及润滑剂的总分类》,将石油产品分为六类,比ISO/DIS 8681多了一类C(焦)。总分类列于下表中。 类别 各类别的含义 类别 各类别的含义 F 燃料, 80%~90% S 溶剂和化工原料 L 润滑剂及有关产品 W 蜡 B 沥 青 C 焦 第六十七页,共一百二十页。 石油炼制基础 GB12692.1《石油产品 燃料(F类)分类·总则》将燃料分为以下四组 燃料的分组 识别字母 燃 料 类 型 G L D R 气体燃料:主要由甲烷或乙烷或由它们组成的 混合燃料 液化气燃料:主要由C3、C4烷烃或烯烃组成 馏分燃料:汽油、煤油、柴油,重馏分油可含少量残油 残渣燃料:主要由蒸馏残油组成的石油燃料 第六十八页,共一百二十页。 石油炼制基础 二、 汽油(gasoline) 汽油是点燃式发动机燃料,此类发动机又称汽化器式发动机。按用途可以分为车用汽油和航空汽油两类。各种汽油均以辛烷值(Octane Number,ON)作为牌号。我国生产汽油的工艺以催化裂化为主,辅以催化重整、烷基化和醚化等工艺。汽油的使用要求和质量标准主要来源于汽油机的工作要求。 (一)汽油机的工作原理及对燃料的使用要求 第六十九页,共一百二十页。 石油炼制基础 第七十页,共一百二十页。 石油炼制基础 上止点:活塞在气缸中运动时所能达到的最高位置 下止点:活塞下行所能达到的最低位置 压缩比:到达下、上止点时活塞上部的汽缸体积之比,V1/V2 冲程: 从上止点到下止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第七十一页,共一百二十页。 石油炼制基础 1.进气过程 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活塞上方的体积增大,压力降低,进气阀打开,油气混合气吸入汽缸 进气终了温度可达85~130℃ 第七十二页,共一百二十页。 石油炼制基础 2.压缩过程 活塞由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