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拓《全椒积玉桥残刻》,难得一见画理画外2018-10-25
?v
初拓《全椒积玉桥残刻》选字
初拓《全椒积玉桥残刻》
刘二刚
这本《初拓全椒积玉桥残刻》是我用一张画换来的。“天下稀物 常得之无意中“。当时便想写一篇稿子告知同仁,后因工作太忙, 一搁就是八年,今搬家,又翻出此册,复印数字,与大家共享。
全椒在今安徽以东,毗邻南京,是吴敬梓的故乡。《积玉桥残刻》 共七十七拓片十八乘十八厘米,拓本前面有退公江克让题识,抄 录于下:“全椒积玉桥,相传汉初已有,而邑乘无考,今此桥已 圮,得其当时石刻,字雄浑中寓萧之意,几欲颉顽瘗鹤,当是六 朝人书,然用千字文编次,桥石似又在萧梁以后……为古物无疑 也……所说瘗鹤(铭),现在镇江焦山碑林内,宋黄山谷称为 大字之祖,史家对瘗鹤铭的考证尚不统一,有说顾况书,有说陶 弘景书,有说王羲之书,好在石刻还在。此刻能颉顽瘗鹤铭吗? 因为时间也相仿,但如今知之者怎么少之又少呢?我想一是不像 瘗鹤铭刻在摩崖上,有文采,有故事、有名人效应;二是历来书 家正统多重帖学,此石刻大字属民间无名氏〃书;三是时间已 久,字迹漫海,看不清,又是在全椒这么个小县城。石桥已不复
6
存在。今天来看,上干快这么大的字镶在石桥上,当是煌煌巨制, 诚属少见。
此桥是什么样子?字又是怎样拓得的?下面退公先生还有识:此字散布桥衡(衡〃,弄的异体字。此字读xiang ,古巷〃字) 石上,每石一方上刻一字,桥凡三大衡……不知有没有照片遗 存?又记:”全椒石断毁已数年矣,今重修始将桥下碎石尽出诸 水,堆满两岸。(数年前桥上的字应是地方政府和乡贤都知道的, 而桥断毁数年居然无人过问,时不太平欤,可叹!)前月初,有 吴生佩之、朱生理真于石上偶得六字,适陈君阴梅、徐君子铃见 之携以质余,余见其结构奇古,笔法皆原本汉魏,抒怀无不能置 手,因命从盛生、峻居及小儿兆沅日寻求于乱石中,扶砂削薛, 拓至四十十余字,皆干文,乃装裱成山,藏诸家塾俾一生与儿辈 临摹并示此字搜得之缘起云。丁已冬至后一日退公再志。〃(丁
已年为公元1917年)总观前后七十余字乃积日退潮拓得,加 以石质各殊,故墨未符合,今已搜求几尽,皆盛生、峻居及小儿 兆沅所新拓,甚非易,有已砌上桥座数日后即将真没者,有已为 石工所拟用,拓后即拖推断者,虽天寒墨冻,未敢一日稍奈石块 太巨又为合邑工程所系,仅能贸二十余字茂诸学宫,以存古迹, 噫嘻,惜哉!戊午正月上元日退公又题。〃这是退公第二年的题 识,这就比较清楚此拓片来龙取脉了。可想而知,在那天寒地冻 的情况下,民工一边施工,几个文人一边在乱石堆中搜字拓片, 难免磕磕碰碰,当时地方政府也顾不得这些,原石毁去大半〃 此拓就就更珍贵了。
那年我西行远上褒斜谷寻《石门铭》、《石门颂》、《杨淮表记》 诸石刻,因为1960年代中期国家兴建拦截褒水大坝,数千年古
刻濒临灭绝之危,幸亏陕西省委责成工程部门将“石门十三品”从 摩崖上切割下来运至汉中博物馆可谓不幸中之有幸。全椒积玉桥 断塌,本可就此刻石保存下来让学者研究,这要比褒斜谷工程瘗 铭附江打捞 工程简单得多,而仅靠几个文人之力又是可想而知 的,仅此拓片而已。退公先生题记最后有想“谋付之石印以公同 好”,有没有人为之承银印,不得而知,起码市上我从未见过。
退公何许人?册页后面还有惠同先生的一跋:“老友退公素擅书 名,频年以古书法提倡后进,其哲嗣兆沅以童年执笔竟能脱尽恒 畦,洵未易才,近忽发现已毁积玉桥残石上千文字,退公大加叹 赏,谓:黄涪翁称大字无过瘗鹤铭,此石刻直方驾之。且此字笔 趣有超逸者、有疏宕者、有雄浑者,虽非出自一手,而其为六朝 书则无疑。并坚众人之信,余甚叹为知言,退公则日令兆沅寻于
乱石中剜苔剔辞每拓成一字必与余互相欣赏,退公又奔告诸乡老, 谓如此珍品当共宝贵,今获废藏于圣庙,惜所存已无几矣。昔瘗鹤铭得陈沧州藉以临摹书法必由斯驶驶入古,则退公之功焉可以
没。爰识其崖略云。时已巳年仲冬下浣梧叟呵冻书。”所说“废藏与圣庙”就是文庙,或即退公所说的“学宫,当时已所存无几”, 以后说不定就散落到人家的墙基或猪圈了,有谁去找呢。从惠同 先生的跋中又透出一看法,即“此字笔趣非出自一人之手,而为六 朝书则无疑。”若真是这样多有趣,能者皆书,或一字或几字,刻 成后洋洋大观集于三大衡桥上,还是六朝人会玩。我们今天研究 古字、古碑、古人,考其史更得其趣。许多感叹姑且化为后戒罢。
没。
爰识其崖略云。
时已巳年仲冬下浣梧叟呵冻书。”所说“废藏
(本文转自刘二刚先生的博客)初拓《全椒积玉桥残刻》复印本
积玉桥为全椒古代第一名桥。旧志载:汉初已有桥,《康熙县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