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儒侠文化视角审视下《老璐就己》中老娜象
摘要:刘鹦在《老残游记》中创立了一个侠客义士的神话,塑造了具有儒家理想的隐侠老残,老残在行侠仗义时 澄清了吏治。小说的写景叙事富有张力,情节设置衍生了角色张力,文学张力加深了老残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儒侠文化;视角;《老残游记》;老残;张力
晚清,政治危机的冲击与思想危机的迫近,唤醒了国人的民族意识,少数先觉者开始重新发现古典文化,进而对 整个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进行重组,寻求在思想文化层面的自我振作[1]。
每当儒家理念已经无法整合思想时,侠形象作为一种各阶层都能认同的英雄形象,会被密集地召唤出来[2]30。章 太炎认为侠来源于儒,是儒的一种,侠与儒是相通的[3]。他号召儒侠的文化精神,希望以勇毅、正义、慷慨的侠气警醒、 救赎儒士阶层。
“呼维新与爱国”的“有识者”们,致意于恢复、张扬中华民族久已失去的“尚武”精神。梁启超呼唤着重振数千年前中 华民族战国时代的“武侠”精神,即“国家重于生命,朋友重于生命,职守重于生命,然诺重于生命,恩仇重于生命,名誉 重于生命,道义重于生命”,并称之为我族“最初之天性”[4]107。
晚清多侠义,沈虞希在报纸上揭李鸿章与沙俄订密约之事,激怒了慈禧太后,沈虞希被捕而杖死。连梦青受株连, 无法维持生活。刘鹘为了将稿酬资助连梦青而动笔创作了《老残游记》。《老残游记》讲述了隐侠老残心怀上医医国儒 家理想,在行医过程中行侠仗义的故事。小说用儒家的仁爱精神、济世情怀升华了武侠小说中的侠义、侠情,矫正了清 代侠义小说中畸变和失落的“侠德”。
一、浪漫的隐侠气质与“上医医国”的儒家理想
武侠小说在本质上是浪漫的[4]37。刘鹦在《老残游记》中创立了一个侠客义士的神话,塑造了隐侠老残,老残有 着侠客梦,想用侠客的侠义、侠情来移风易俗,化盗为民,改革吏治。当曹州府县令申东造向他请教安民治盗的良策时, 老残向他推荐了隐侠刘仁甫,并写信激刘仁甫出山,使曹州府回归风俗淳厚、政通人和的理想秩序,重现了陶渊明向往 的古朴静睦的田园生活。
老残凭借智慧和人格捍卫了弱者的生存权利,他去除了曹州府的盗患,救助了弱女,侦破冤案。其言行体现了“民 胞物与”的仁爱精神,也诠释了隐侠气质:“这一系列的游侠人物又都有着知识分子的气味。这些侠士,不但具有一般的 急人之急、主持公道、打抱不平的侠义精神,另外还有一些重然诺、设奇计、杀身以报知己、功成身退之类的‘士大夫’ 气”,表现了一种“寒土的游侠思想”[4]52。
孔孟等正统儒家对理想人格的描述与规范,无不可作为侠精神的注释[2]28。老残身上积淀着儒家的理想人格:杜 甫般忧国忧民的情怀,司马迁那样浓郁的身世之感,又不乏曹雪芹离经叛道的叛逆精神。这些千古文豪被老残引为知己。
老残接过文豪手中的笔,用它抒发忧愤,抨击黑暗专制的吏治,他咏玉贤的《曹州题壁》,讽刺玉贤在恶性膨胀 的官欲下残民以逞,但“冤埋城阙暗,血染顶珠红!处处鹤鹤雨,山山虎豹风。杀民如杀贼,太守是元戎。”[5]35似乎控 诉了统治者制造的太谷派黄崖惨案。
老残用一挥而就的书信,联络了山东巡抚庄宫保,向他汇报了自己寻访到的玉贤的“政绩”,使宫保为举荐了这位“办 盗能吏”而自责,“老残改变现实的途径主要是走上层路线,通过个人私交,以上级的干预达到事端的公正解决。”[6]21 在作者看来,晚清的“救世”仍然需要依靠封建统治阶级口26。
老残亲自为社会把脉,经过望闻问切等环节,开出改革吏治的药方,实质是以儒教“仁”的思想来缓和社会矛盾,最 终达到维护封建统治的政治意图[7]26。
老残的文化改良思想是由他的代言人对传统文化进行把脉、诊断、开出药方。小说借老残的游历把未曾悟道的常 人介绍给悟道者教诲。申子平桃花山听均姑、黄龙子传道,德慧生与德夫人泰山受逸云启悟,都是老残穿针引线,可正 式开讲时老残又都不在场,就因为均姑、黄龙子、逸云实际上是在替老残传道[8]。
这些隐土和方外高人为崩溃的中国旧文明做最后的伟大辩解[9]。他们讨论了儒学被宋儒歪曲的历史命运,希望回 归到初期儒家,原始孔教[10]。均姑说:“儒、释、道三教,譬如三个铺面挂了三个招牌,其实都是卖的杂货,柴米油盐 都是有的。不过儒家的铺子大些,佛道的铺子小些,皆是无所不包。”[5]56它们在教人向善,教人为公上是一致的。只 有三教合一的文化理想才更贴近原始孔教。
尽管戴东原说宋儒的流弊遂使后世儒者以理杀人,两个“清官”自信意见不出于私欲,遂固执自己的私见,自以为得 理之正,不惜杀人破家以执行他们心目中的天理。这就是“以理杀人”的具体描写[11]。但均姑对理学的批判保留了几分矜 持和温情。均姑握住申子平的手,揭露宋儒理学的虚伪:“宋儒之种种欺人,□难罄述,然宋儒固多不是,然尚有是处。”⑸58
可见作者很欣赏传统文化,但是只要将西方先进的器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