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诗——《陇西行》.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边塞诗——《陇西行》 (701-761)唐代著名诗人。字摩诘。祖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 蒲州(今山西永济),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开元进士科第一(即状 元)。历任太乐丞、右拾遗、吏部郎中等职。安禄山叛乱时,被迫作 过给事中。后因曾受伪职降为太子中允。再迁中书舍人,转尚书右丞,卒于官。其诗、画成就都很高。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画,工人物、丛竹、山水;诗,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尤以成就为最,与合称王孟。在唐开元、天宝时代,王维是当时最出名誉的诗人。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代人称之 为诗佛。存诗约400首,有《王右丞集》。《陇西行》简介 从体裁上看,这首诗属于古体诗,从题材上看,这首诗属于。 诗一开头,便写紧迫途中,军使跃马扬鞭,飞奔而来,一下子 就把读者的注意力牢牢吸引住了。一、二句形容在一走马、一扬 鞭的瞬息之间,十里、五里的行程便追风逐电般地一闪而过,以夸张的语言衬着了十万火急的紧张氛围,给人以极其鲜明而飞动的形象感觉。中间两句,点了然骑者的身份和紧迫的事由。一个围字,可见局势的严重。一个至字,则交代了军使经过走马、扬鞭的飞奔疾驱,终于将军书实时送到。最后两句,补充交代了气候对战火 报警的影响。按理,应该先见战火,后到军书。但是现在,在接到军 1 书之后,举目西望,却只见漫天飞雪,一片迷惑,望断关山,不见烽 烟。是因雪大点不着战火呢,仍是点着了也望不见,反正是战火联系 中止了。这就更突出了飞马传书的迫在眉睫。写到这里,全诗便戛然 而止了,结得干脆利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只管写局势危急, 氛围紧张,而诗中表现的情绪却是热烈、镇定和充满自信的。 诗人的意思是,一走马就是十里,一扬鞭就是五里,报警的马飞速地奔驰而来。这是两个倒装句,按一般的写法是:一走马十里,一扬鞭五里。可是这样写,一个五言的句子上三下二,不切合诗歌语 言的正常节奏,读起来拗口。象现在这样,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不只上口,也因为将十里五里提早,加以强调,而突出了马的速度之快。 这首诗,取材的角度很有特色。它反应的是边塞战争,但并不 正面描绘战争。诗人的着眼点既不在军书送出前边关怎样被围,也不在军书送至后盾军怎样出动,而是只是撷取军使飞马紧迫这样一个片断、一个侧面来写,至于前前后后的情况,则让读者自己用想象去补充。这种写法,节奏短促,一呵而就,篇幅集中而内蕴丰富,在艺术构想上也显得不落俗套。 这首边塞诗表现了匈奴入侵、边防紧迫的情景。作者没有正面描绘战争,而是截取军使送书这一片断,经过描述出一幅迷惑、壮阔 的关山飞雪远戍图,侧面衬着边关的紧迫与紧张,展现出诗篇意余象外的深邃与凝重。所以有张戒《岁寒堂诗话》中的信不减太白之誉。 2 3

文档评论(0)

187****347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