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血性休克急救规范PPT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特注] 1、 临床实践已证明,应用电解质溶液治疗休克其疗效远比单纯输血为佳。 2、在基层缺乏血源的紧急情况下,可以提高浆渗透压,使液体在细胞内外重新分布,增加细胞外液容量,减少血液粘滞度,改善血循环并减轻组织水肿。 在急诊或转诊途中生命体征能很快恢复,疗效满意,可为后继的抢救工作赢得宝贵时间。 * (2)胶体液 仅扩充血管内容量,不能补充组织间液达不到维持有效血容量的目的,反使血液粘滞,微循环障碍加重,在早期休克时补充大量胶体液则利少弊多。 常用为706 代血浆,低分子或中分子右旋酐,但后者少尿时填用,24h 内不宜超过1000ml ,白蛋白为血制品,不仅价格昂贵,而且有污染可能。 一般先输入1~2L晶体液,再补充0.5~1L 胶体液。 一般快速输入平衡液2000~3000ml 后,如血压回升保持稳定,表示失血量不过多。 * (3)全血 可补充血容量及凝血物质和血液有形成份, 但有污染可能。 当Hgb ≤ 7g/dl HCT ≤ 24%时应当输血。 当 HCT达到 30%时 复苏效果为好 (死亡率最低), 33%时 死亡率反而增高。 补充全血500ml ,可增加HCT 3~4vol%; 补红细胞250ml ,增加HCT3~4vol%; 补血浆250ml ,增加纤维蛋白元150mg 及其他凝血物质, 补血小板50ml/V,增加血小板5000~8000/ul 。 * 补充血液制品其它指征 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为正常时间的1.5倍以上 ,考虑出现了凝血功能异常,应及时补充新鲜冰冻血浆, 当血小板低于50×109/L时应考虑输小板, 补充冰冻血浆的时候,纤维蛋白原仍低于0.8~1.0g/L可输入冷沉淀。 * 失血2000ml以上应补充1400ml血(占失血的70%) 失血3000ml以上应补充2400ml血(占失血的80%) 3、补液顺序 先输晶体液,然后胶体液,血液。 4、补液速度 先快速输晶体液, 1000ml 在15~20分钟内输入, 在第一小时内至少输入2000ml , 至少1小时内补给丢失量的50% (内含胶体液)。 限制性液体复苏问题 * 然后可输入胶体液500~1000ml , 如需输血则输全血,补充血容量。 (同时,于1000ml生理盐水或乳酸林格液中加入20~30U催产素,以250~500ml/h速度持续静脉滴注。若无任何心血管症状,滴注速度右达2L/h。) * 5、输液体总量 可达丢失量的2~3 倍。 6、各类液体的比例 失血量(占总血量%) 晶 体 胶 体 血 液 20% 可用晶体液,也有学者认为未休克时可用右旋糖酐 20~40% 3

文档评论(0)

精选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