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朱德的扁担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朱德的扁担》这篇课文讲的是为了坚守井冈山根据地,粉粹敌人围攻,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生动故事,表现了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同时表现出广大战士对朱德同志的敬爱之情。
课文通过人物的行动和心理,真实生动地反映了革命队伍中官兵互敬互爱同甘共苦的感人场面。课文以“朱德的扁担”为题,以小见大,于细微处见精神,让我们看到了一位革命伟人的鲜活形象。课文最后三句提到“扁担”,与题目呼应,既点明了课题,又深化了内涵。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会认18个生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教学时,我们紧扣住“朱德的扁担”这一看似平常却又不平常的扁担,从学生的好奇入手,以这根扁担有什么特别之处着眼,引导学生层层剥笋,进而了解到红军战士、朱德同志不畏困难、勇挑重担的革命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习课文,感悟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会认18个生字,会写8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按笔顺规则书写8个字;
课前准备2、感悟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
课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个谜语,想猜一猜吗请听:生在树上,落在肩上, 干活躺下,休息靠墙。(这是扁担)出示投影,板书:扁担。现在我国的农村,有的地方山路崎岖,还有很多东西如水,粮等需要用扁担来挑。在科技不发达的旧中国,更是离不开肩挑手提。说起扁担,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呢!
2、出示课题:朱德的扁担
3、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简要介绍朱德及其课文背景。
1928年4月底,朱德,陈毅率领一部他南昌起义和湘南暴动的队伍,来到井冈山, 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后,国民党把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视为眼中钉, 肉中刺,千方百计想拔掉它。他们在军事上的一,二次会剿失败后,又实行经济封锁,妄图把红军饿死,冻死,困死。为了准备第三次反会剿,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地主党组织极积动员群众为山上送。挑粮上山也成了红军的一项经常性工作。那年,朱德军长已是40多岁了,但他经常亲自带领战士们下山挑。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将不认识的字作上记号,在有疑问的地方划上问号。
2、听课文朗读录音,通过听,你认识了哪些字,记住了哪些字?
3、把这篇课文读给同桌听,和同桌一起讨论识记生字,解决疑问,标出自然段。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互听互评,纠正字音。
5、质疑:初步理解以下词语:
坳:山间平地。
围剿:包围起来消灭掉。
经济封锁:用强制的力量使跟外界经济联系断绝。
绵延:连续不断。
三、集中识字:
1、在本课中,你找出了哪些生字。
根据学生回答,贴出生字卡片:
朱、担粮、绝、军令、禁锁、井冈、坪、战士、脱、肩、浩荡、戴
2、这一课的生字这么多,你能记住吗有什么好办法。
3、将生字按难易分类,把容易识记的字卡拿出来指名认读。
如:担、战士、军令、井冈山、粮食
指出担是个多音字,本课读dàn 担子,扁担,还有一个读音是什么(dān 担心)
指导学生读好后鼻音:令、粮
4、交流识字方法,引导学生记住形声字:粮、禁、坪、浩、荡。
5、多种形式认读生字:同桌互读,小老师带读,指名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