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1:爸爸的花儿落了.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课《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生字词 2.了解作者及作品。找出插叙和伏笔部分,并理解其作用 过程和方法 1.熟读全文,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父女深情。 2.品味文中朴素、平实,富有情感的语言。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本文父亲对“我”严中有爱的深情,并从“我”的成长中得到启示,从而更深刻地认识生活,体味亲情,理解亲情。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父亲对“我”的深情。 2.学习本文的插叙手法。 【教学难点】  1.理解标题“爸爸的花儿落了”的象征意义及其在文中的作用。  2.揣摩文中的伏笔,理解文章含蓄的表达。 【教学方法】  朗读法、美点寻踪法、延伸拓展法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教师准备好教案和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作者及作品;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复述课文,把握文脉;赏读课文,鉴赏文章的美点。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语设计 “父亲”这个刚性的称呼,给予我们的是坚定。的确,父亲是家庭的顶梁柱,是儿女成长的靠山,一直坚强地、默默地挺立,栉风沐雨、无怨无悔,令人叹服,令人敬畏!于是就有了如下比方:父爱是一座巍峨的大山,父爱是一片辽阔的草原;父爱是燃烧的太阳,父爱是奔涌的江河;父爱是厚重的抚摸,父爱是深情的凝望;父爱是一本书,父爱是一杯酒……下面,我们一起欣赏唱给父亲的独特的乐音——《爸爸的花儿落了》。 二、作者及作品简介 1.林海音 1983年,《城南旧事》被大陆著名导演吴贻弓搬上银幕。那份美丽、感人的乡愁和情思打动了当时大陆的每一位观众,影片上映后,林海音在大陆家喻户晓。直到今天,仍然有很多人都记得林海音并且有更多的人在认识、了解、阅读林海音,因为她的作品中蕴涵着她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那种淡淡的哀愁与浓浓的思乡情怀可以感动任何一个阅读她的作品的人。林海音的女儿夏祖丽说,母亲喜欢别人称赞她比“北平人还北平人”。 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省苗栗县,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阪,不久即回到日本侵占下的台湾,其父林焕文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长大。在北京生活期间即开始展露出细心观察生活的特点,并且已经能够写出相当流畅的文章。林海音在北京学习、生活直至1948年返回台湾。 在北京度过的二十五年时间,被她称作“金色年代,可以和故宫的琉璃瓦互映。” 北京城南的胡同、四合院,西山脚下的毛驴,以及脖子上挂着铃铛的骆驼……这些影像都给了她创作的灵感。20世纪50年代至今,林海音已经出版小说、散文、儿童文学共四十三部。她以童年经历为蓝本创作的《城南旧事》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上出版。林海音这样评价自己在台北写就的回忆北京的系列作品:“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 2.《城南旧事》简介 20世纪20年代末,六岁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条小胡同里。经常痴立在胡同口寻找女儿的“疯”女人秀贞,是英子结交的第一个朋友。秀贞曾与一个大学生暗中相爱,后大学生被警察抓走,秀贞生下的女儿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明。英子对她非常同情。英子得知小伙伴妞儿的身世很像小桂子,又发现她脖颈后的青记,急忙带她去找秀贞。秀贞与离散六年的女儿相认后,立刻带妞儿去找寻爸爸,结果母女俩惨死在火车轮下。后英子一家迁居新帘子胡同。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园中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年轻人。他为了供给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英子觉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捡到一个小铜佛,被警察局暗探发现,带巡警来抓走了这个年轻人。这件事使英子非常难过。英子九岁那年,她的奶妈宋妈的丈夫冯大明来到林家。英子得知宋妈的儿子两年前掉进河里淹死,女儿也被丈夫卖给别人,心里十分伤心,不明白宋妈为什么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来伺候别人。后来,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宋妈也被她丈夫用小毛驴接走。英子随家人乘上远行的马车,带着种种疑惑告别了童年。 3.《我父》(林海音) 写纪念父亲的文章,便要回忆许多童年的事情,因为父亲死去快二十年了,他弃我们姊弟七人而去的时候,我还是个小女孩。在我为文多年间,从来没有一篇专为父亲而写的,因为我知道如果写到父亲,总不免要触及他离开我们过早的悲痛记忆。 虽然我和父亲相处的年代,还比不了和一个朋友更长久,况且那些年代对于我,又都是属于童年的,但我对于父亲的了解和认识极深。他溺爱我,也鞭策我,更有过一些多么不合理的事情表现他的专制,但是我也得原谅他与日俱增的坏脾气,和他日渐衰弱的肺病身体。 父亲实在不应当这样早早离开人世,他是一个对工作认真努力,对生活有浓厚兴趣的人,他的生活多么丰富!他生性爱动,几乎无所不好,好像世间有多少做不完的事情,等待他来动手,我想他的死是不甘心的。但是促成他的早死,多种的嗜

文档评论(0)

152****82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