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夏秋鲜叶加工红茶的萎凋技术研究(农学毕业论文资料)
文档信息
:
文档作为关于“行业资料”中“食品饮料”的参考范文,为解决如何写好实用应用文、正确编写文案格式、内容素材摘取等相关工作提供支持。正文5730字,doc格式,可编辑。质优实惠,欢迎下载!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夏秋鲜叶加工红茶的萎凋技术研究 1
文2:怀珍菊加工技术研究 6
1材料与方法 7
2结果与分析 9
3结论与讨论 9
4 参考 文献 9
参考文摘引言: 10
原创性声明(模板) 11
文章致谢(模板) 11
正文
夏秋鲜叶加工红茶的萎凋技术研究(农学毕业论文资料)
文1:夏秋鲜叶加工红茶的萎凋技术研究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02.042
俗话有“春茶香,夏茶涩,秋茶好喝无人摘”之说[1,2],目前中国已形成以春茶生产为主的局面,造成夏秋茶鲜叶资源严重浪费,而夏秋鲜叶量占到茶园全年产量的60%左右[2],极需加大夏秋茶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有开展夏秋鲜叶加工红茶的工艺技术研究[3-6],但夏秋鲜叶加工的红茶存在口感、香气差等方面的不足,需要进行改进。为此,本研究针对夏秋鲜叶的萎凋技术开展试验,以提高夏秋红茶品质,促进夏秋鲜叶资源的开发利用,增加茶农收入。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原料:鲜叶为一芽一叶夏秋鲜叶,茶树品种为福鼎大白有性系群体品种。试验设备:揉捻机、名优茶叶理条机、茶叶烘焙机、721型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锅、DF205型电热鼓风干燥箱等。
化学试剂:硫酸亚铁、酒石酸钾钠、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茚三酮、蒽酮、浓硫酸等,均为分析纯。
1.2 试验方法
夏秋红茶加工流程为:鲜叶→萎凋→揉捻→渥堆发酵→理条干燥→成品。
1.2.1 不同萎凋程度试验 将鲜叶萎凋时间设置为0、4、16、24 h,统一进行室内萎凋。萎凋叶经揉捻30 min、渥堆发酵3 h后,置于名优茶叶理条机中170 ℃钝化10 min,理条做形至足干,最后进行感官品质和理化成分比较分析,确定夏秋红茶适宜的萎凋程度。
1.2.2 不同萎凋方式试验 鲜叶萎凋方式采用室内自然萎凋、日光萎凋、室内自然萎凋中做青、日光萎凋中做青4种方式。萎凋叶经揉捻30 min,渥堆发酵3 h后,置于名优茶叶理条机中170 ℃钝化10 min,理条做形至足干,最后进行感官品质和理化成分比较分析,确定夏秋红茶适宜的萎凋方式。
1.2.3 不同手工做青程度试验 鲜叶萎凋采用室内自然萎凋,手工做青选择轻做青(10 min)、中做青(20 min)、重做青(30 min)3种程度,经揉捻30 min,渥堆发酵3 h后,置于名优茶叶理条机中170 ℃钝化10 min,理条做形至足干,最后进行感官品质和理化成分比较分析,确定夏秋红茶适宜的手工做青程度。
1.2.4 感官审评 参照国家标准茶叶感官审评方法[7], 对茶样感官进行干评和湿评,各指标权数分别为外形20%、香气25%、滋味30%、汤色15%、叶底10%
1.2.5 理化分析 水分的测定采用烘干法,参照文献[8];茶多酚测定采用酒石酸比色法,参照文献[9];游离氨基酸测定采用茚三酮比色法,参照文献[10];水浸出物测定采用全量法,参照文献[11];可溶性糖测定采用蒽酮比色法[12];茶色素测定采用系统分析法[13]
试验取样均按四分法取样,所有试验均重复3次,试验数据用Excel表格统计计算,不同处理之间的差异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萎凋程度对夏秋红茶品质的影响
对不同萎凋程度的夏秋红茶进行感官审评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萎凋16 h感官品质最好,其次为萎凋4 h,最差为不萎凋。随着萎凋时间的增加有利于夏秋红茶感官品质的形成,但萎凋时间不宜过长,萎凋超过16 h后,感官品质有所下降。
对不同萎凋程度的夏秋红茶进行理化品质分析结果见表2。随着萎凋时间的增加,茶多酚、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含量均呈现下降趋势,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和水浸出物含量均呈现上升趋势。茶多酚在萎凋时间0 h时含量最高,但与萎凋时间4 h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在萎凋时间24 h时含量最高,但与萎凋时间4 h间不存在显著差异;水浸出物在萎凋时间4 h时含量最高,但与萎凋时间16、24 h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在萎凋时间0 h时含量最高,且与其他各组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萎凋时间为4 h或16 h时,有利于夏秋红茶水浸出物的保留。综合考虑,在不降低夏秋红茶感官品质的同时,尽可能保留茶叶中的内含成分,确定夏秋红茶最佳萎凋时间是4~16 h。
2.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艾迪注射液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临床医学论文资料).doc
- 现阶段临床实习质量影响因素的思考(临床医学论文资料).doc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83例疗效观察(临床医学论文资料).doc
- 96例老年人心房纤颤临床分析(临床医学论文资料).doc
- 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健康教育(临床医学论文资料).doc
- 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对策(临床医学论文资料).doc
- 优脂丸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临床医学论文资料).doc
- 农村代谢综合征患者中西医结合干预研究探讨(临床医学论文资料).doc
- 番茄高压静电场处理的生物效应研究(教学资料).doc
- 河北省农超对接多方利益共赢模式研究(行业资料).doc
- 海南与越南缅甸蟒线粒体控制区遗传多样性及差异性分析(农学毕业论文资料).doc
- 一株抗菌活性物质产生细菌的分离及鉴定(农学毕业论文资料).doc
- 洪湖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的厌氧降解动力学(农学毕业论文资料).doc
- 成都平原典型菜园土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农学毕业论文资料).doc
- 不同种类肥料配施氮磷钾肥对甘蔗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农学毕业论文资料).doc
- 长江中游杂交早稻的现状及发展措施(农学毕业论文资料).doc
- 不同形态氮肥对油橄榄幼苗生长的影响(行业资料).doc
- 改性纳米黑碳对棕壤有效态Cu酶活性和微生物呼吸的影响(农学毕业论文资料).doc
- 施氮量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农学毕业论文资料).doc
- 金属离子对纤维素酶降解汽爆秸秆的影响(农学毕业论文资料).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