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商业广告形式多样化 1、灯笼广告兴盛 (1)特点 唐代以后酒楼、饭馆的特色之一。 一般夜间悬挂在店铺门口,灯笼上用文字表明其商号和商业的性质。 起到了招牌广告和悬帜广告的作用。 灯笼的数目及颜色为广告信息要素 (2)兴起的原因 夜市的出现——商业贸易发达 灯笼的制作技术成熟——媒介技术的进步 第三十页,共四十五页。 2、旗帜广告发展 以酒旗使用最多。 也称酒帘、青帘,周围呈锯齿状的长条旗子。 酒旗出用青白二色的布制作,后来发展到五彩酒旗绣上图案或店名。 酒旗广告可大可小。 第三十一页,共四十五页。 三、两宋经济概况 北宋初期,采取一系列安定社会秩序、奖励生产的措施。经济再度回升。宋代是中国历史上商业的第二次飞跃。 打破“坊”、“市”界限,改变了前朝都城的城市布局。 出现夜市和早市,打破了前朝对商业活动的时间限制。 商业的发展,使一些服务性行业应运而生。茶坊、酒楼、饭馆、客店生意兴隆。还出现了娱乐场所“瓦肆”。 宋代的商业组织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以“行”制代替了“市制”。 各种广告形式和技巧运用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 第三十二页,共四十五页。 中外广告史 第一页,共四十五页。 上编 中国广告史 中国古代广告(公元前约1万年—1840) 中国近代广告(1840—1949) 中国现代广告(1979年以后) 第二页,共四十五页。 中国古代广告的分期 划分的依据 广告萌芽时期(奴隶社会及其以前的广告) 广告初步发展传播时期(战国至隋朝前的广告) 广告发展和兴盛时期(隋、唐、宋元) 广告成熟繁荣时期(明清) 第三页,共四十五页。 第一章 广告的起源至鸦片战争前的广告 第一节 奴隶社会及其以前的广告 第二节 战国至隋朝前的广告 第三节 隋代的广告 第四节 唐宋(元)时期的广告 第五节 明清时期的广告 第四页,共四十五页。 第一节 奴隶社会及其以前的广告 史前时代以及有史记载的夏、商、周几个朝代。 原始社会的生产与生活 夏商周时期的生产与生活 春秋时期的工商业活动 该时期的广告传播活动 第五页,共四十五页。 原始社会的生产与生活 人类社会较早的信息载体 原始图腾 早期的商业萌芽 交换的出现 市井的由来 第六页,共四十五页。 人类社会较早的信息载体有哪些? 第七页,共四十五页。 肢体语言 拟态与手势语 身体彩绘和文身 人体饰物 结绳 鼓号 烽火 图画、岩画 象形文字 第八页,共四十五页。 早期的商业萌芽 交换的出现 市井的由来 第九页,共四十五页。 夏商周时期的生产与生活 商人与商业的由来 商族 西周 “城”与“市”的形成 传说 殷商,城,郭 商邑中的市、肆,赶集或趁墟 出现于“周” 文化生活 青铜器及陶俑等文化品 消费阶层的形成 第十页,共四十五页。 春秋时期的工商业活动 “市”的发展 工商合一,前店后坊 民商地位提高 城大量兴起 货币币种大量出现 第十一页,共四十五页。 该时期的广告传播活动 本时期的信息传播形式 本时期不同的广告形式 第十二页,共四十五页。 本时期的信息传播形式 最原始的记事方式 结绳记事 刻契记事 汉字的起源——文字传播 仓颉造字 图画文字 殷商甲骨文 与政治相关的传播活动 敢谏之鼓、诽谤之木、进善之旌 悬诸象魏 振木铎巡于路 立木为信 早期的信息传播者 官员 媒妁之人 游士 第十三页,共四十五页。 本时期不同的广告形式——社会广告 政治广告 诰 制 策 判 令 赦 诏书 旌 木 鼓 军事广告 烽火 表 檄文 露布 文化广告 与服饰文化有关的广告 第十四页,共四十五页。 本时期不同的广告形式——商业广告 口头广告 叫卖声 代声 响器 实物广告 标记广告 铭文 物价广告 商与贾不同的广告形式 行商——口头叫卖广告、响器广告 坐贾——装潢广告、招幌广告 招幌广告 招牌(横匾、柜台立牌、店外冲天招牌) 幌子(实物、旗、帘) 第十五页,共四十五页。 第二节 战国至隋朝前的广告 战国 秦 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第十六页,共四十五页。 一、各个时期的社会与经济发展 战国 第十七页,共四十五页。 秦 广告发展的背景(政经形势) 统——通 广告形式 延续 管控(悬牌) 第十八页,共四十五页。 两汉 广告发展的背景(政经形势) 放 划 传 交 管 第十九页,共四十五页。 三国两晋南北朝 广告发展的背景(政经形势) 乱 融 缓 更 南 新 第二十页,共四十五页。 二、商业广告的发展 1、悬帜广告 2、悬物广告 当垆卖酒 悬壶济世 3、标记广告 4、商品命名广告 5、广泛流传的“买卖”故事 伯乐相马 柏木踊贵 擒奸酒 第二十一页,共四十五页。 三 社会广告的发展 1、悬赏广告 2、凸显商品优点的广告 3、招募广告 4、零丁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