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河口木版年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docVIP

老河口木版年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河口木版年画 老河口木版年画 PAGE 2 PAGE 1 一、项目简介 老河口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水中游,东、北部与河南省毗邻,老河口木版年画兴盛于清乾隆(1736)年间,至1949年老河口市区印制木版年画的作坊有松昌福、刘源盛、德茂公、万源永等十几家,从业人员千人以上,一个作坊年生产年画十万张左右,产品远销鄂、豫、川、陕等地区。历史上老河口木版年画属湖北三大年画产地之一的鄂西北均州产区。受明王朝大修武当山集天下能工巧匠、画师和艺术流传影响,该地区年画品种多、印刷质量高、内容丰富,这种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聚集于老河口。解放后,老河口成立木雕厂,组织以陈义文为代表的木版年画艺人从事木版年画及木雕制作。陈义文出生木版年画雕刻世家,祖籍河南省社旗县,14岁即随祖父、父亲学习木版年画雕刻艺术,先后为鄂西北、豫西南地区三十多个县、市印刷作坊刻过年画样版,是目前湖北省唯一健在的木版年画雕版、印制艺人。他将河南朱仙镇年画同均州年画相揉合创造出有老河口地域特色的木版年画。其作品取材于历史戏剧、传说,人物造型生动夸张。品种多样,灶画、大小门画、中堂、条屏等。板材选用硬质梨木为雕版(主版),雕工精细流畅,粗犷有力;颜料选用自己熬制的植物和矿物颜料,色彩鲜艳,不易退色。在表现技法上突出构图饱满、层次分明,创作方法上运用浪漫主义手法,注重人物形象,高度概括,高度夸张。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陈义文的年画“燃灯道人”“赵公元帅”“麒麟送子”“秦叔宝、尉迟公”“五子登科”等十几件作品先后参加湖北民间美术展览和第一届中国艺术节湖北民间美术展览,其中八件作品选入湖北民间美术展览出国展出。中央电视台、湖北电视台等媒体多次宣传报道了《陈义文木版年画》。2005年老河口市为保护开发木版年画,成立了民间传统文化开发中心,投资4万元在市博物馆建立了年画雕版保护专柜、雕刻印制作坊和产品展销部。2006年投资3万元建立木版年画研究培训基地,培训印制人员十多人。2009年市政府投资30万元用于改善木版年画生产、销售、雕版保护等方面的环境,并将陈义文居住的街道命名为“陈义文巷”,木版年画图案也作为标志性广告被用于装饰各户门窗、灯饰及人的衣着。产品样式、内容也有所创新,目前已进入批量生产阶段。 二、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老河口木版年画 属 地 老河口市 保护单位 老河口市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 法人代表 张 蕾 通讯地址 电 话 电子信箱 所 在 区 域 及 其 地 理 环 境 老河口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水中游东岸,地跨东经 111°30′--112°00′,北纬30°10′--32°37′,面积1032平方公里,人口52万人。其东、北部与河南省毗邻,属南阳盆地边缘,伏牛山南支尾端,全境丘陵、平原相间,市区东距南阳诸葛庐100公里,西距道教圣地武当山100公里,南距襄阳古隆中80公里,传统文化积淀丰厚,交通便利,物产丰富,316国道、302省道、汉十高速公路、襄渝铁路交汇贯通。汉水穿境而过,境内流程57.8公里,自古以来老河口就是一个四方客商云集的商埠码头。在以舟楫为主要交通工具的年代,这里是上通秦巴,下连江、汉的物资、客运中转站,明末已为鄂、豫、川、陕边区的物资集散地,“商贾辐辏,烟火万家”,素有“小汉口”之称。地理位置亦是“襄郧要道,秦楚通衢,挟蜀汉,扼新邓,枕太和,通秦洛”,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是我国南、北不同风格文化的交汇地。 三、项目说明 分 布 区 域 老河口木版年画主要分布在城区各街道,为前店后厂的作坊式经营。明末清初老河口商贸运输业十分繁荣,市区号称七十二条翠花街,商号店铺林立,木版年画主要由各商号印制经营,产品销往邻近各省市。抗日战争期间,市区多次遭日寇飞机轰炸,年画作坊所在的牌坊街、普宁街、线子街等被毁,部分作坊倒闭,战后逐步得到恢复。 历 史 渊 源 老河口木版年画形成较早,据有关史料记载,宋末元初黄河决口,大批河南民间艺人流落老河口,特别以说唱和手工艺人为多,木版年画印制由此始。清代乾隆至光绪年间(1736 -1909)为兴盛时期,至1949年老河口印制木版年画的民间作坊有刘源盛、德茂公、和顺成、松昌福、万源永等十几处,从业人员二千多人,木版年画远销鄂、豫、川、陕、湘、赣等省市,解放后,老河口成立了“手工业联合社”,后扩建为老河口市木雕厂,组织以陈义文为代表的木版年画艺人从事木版年画及木雕工艺品的制作。从地域位置和艺人流向上分析,河南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当是老河口木版年画的母体,陈义文的堂弟至今仍在朱仙镇从事木版年画雕刻。 基 本 内 容 基 本 内 容 年画主要种类有中堂、门神、贡笺、历画、喜画、灶画、条屏、窗画、楹联、灯方、年历等。按题材分类有神仙佛像、农事耕作、节令习俗、英雄人物、戏曲故事、传奇等,是农耕社会生活的缩影和民风民俗生活的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