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习题分析和总结.docx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长恨歌》同步练习 下列各项对句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夸张) B、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夸张、 借代) C、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比喻、 拟人) D、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对偶、 比喻) 答:C 根据课文,简要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汉皇重色思倾国”在全诗中有何作 用? 答:从内容上而言,它点明了唐玄宗的好色。 从结构上而言,体现了作者构思上的独具匠心。构成了全诗纲领,既提示了故事悲剧的原因,又唤起和统领全诗。 ②“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两句在诗中有何表达效果? 答:诗人以此作结,既点明题旨,回应开头, 又深化了主题,加重了“长恨”的分量,同时也给读者留下联想、回味的余地。 ③简要概括本诗刻画的李隆基和杨玉环两 个人物形象的特点。 答:李隆基: 既荒淫重色又对爱情真诚执著。 杨玉环:美貌、忠贞。 ④试结合诗中第二部分对景物的描写,举例 说明它们是怎样和表达情感结合起来的? 答:唐玄宗在逃往西南的路上,四处是黄尘、 栈道、高山,日色暗淡,旌旗无光,秋景凄凉, 这是以悲凉的秋景来烘托人物的悲思。 在蜀地,面对着青山绿水,还是朝夕不能忘情,蜀中的山山水水原是很美的,但是在 寂寞悲哀的唐玄宗眼中,那山的“青”,水的 “碧”,也都惹人伤心,大自然的美应该有恬 静的心境才能享受,他却没有,所以就更增加 了内心的痛苦。这是以乐景写哀情,使感情更进一层。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 从军行七首(其二)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琵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 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不矛盾。这样的对照写法更能显示出听者深重的别情边愁,这是任何欢乐的新曲都无法排遣的。 (2)“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 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答: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以景作结, 寓情于景,创造意境,含蓄无限。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 为什么?(4 分) 答:“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 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且更新颖。(意思对即可)答“雁别秋江去”,言之成理亦可。 (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2 分) 答: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 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 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意思对即可) 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第三折戏中,汉元帝在灞桥送别王昭君出塞和亲时,有下面一段曲词。阅读这段曲词,然后回答问题。 (6 分) 《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 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 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场。他、他、他, 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 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 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 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蜇①; 泣寒蜇,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 注:①寒蜇:寒蝉。 有人赞赏《汉宫秋》的词曲“写景写情, 当行出色”。这段曲词描写了汉元帝所见、所想的哪两种情景?表现了汉元帝什么样的感 情?(4 分) 答:据曲词可知,文中所见之景是旷远悲凉的 深秋塞外景况;所想之景是凄清阴冷的秋夜王 宫景象。通过景物描写,抒写了汉元帝感叹昭 君远去塞外的艰辛,伤心离别;想象独自返回王宫的凄凉,痛感孤独。 这段曲词中运用了对仗、顶真的修辞手 法,试简析它们各有怎样的艺术效果。(2 分) 答:对仗:显示了语言的对称美,达到了意境 美的完美结合。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 表现了汉元帝离恨未已、相思又继、千结百转的愁绪。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 江阴浮远堂 戴复古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 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作简要分析。 答: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 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对此表现得最为强烈和集中。该 句一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望地惯常心理, 在写法上别出蹊径,通过诗人望之则不

文档评论(0)

dqy118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上海海滋实业有限公司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10115MA7DL1JF2N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