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0-2021学年苏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单元检测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近代的文史大家都有 的记忆力,先生也是多部文学典籍烂熟于心。但我那时,听不进劝告,还自以为志当存高远。在后来的两年里,背的是牛津字典,而不是
文史典故,我要为我新的人生梦想准备一块 OA.
A.耳熟能详
A.耳熟能详
A.耳熟能详
心浮气躁试金石
B.过目不忘心浮气躁敲门砖
C.耳熟能详诚心正意敲门砖
D.过目不忘诚心正意试金石
答案B
解析 耳熟能详: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过目不忘:看过就不忘记, 形容记忆力非常强。此处修饰“记忆力”,用“过目不忘”更恰当。心浮气躁:形容人性情浮 躁,做事不踏实。诚心正意:形容对人十分真挚诚恳。后文说“听不进劝告”,用“心浮气躁” 恰当。试金石:比喻精确可靠的检验方法。敲门砖:比喻借以取得名利的初步的工具。这里 强调的是“手段”而不是“检验方法。用“敲门砖”恰当。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保护母亲河”活动的举办者认为,要让环保理念进入生活,关键在于能否建设好绿 色队伍和绿色基地。
3月22日,斯特恩正式向法庭提起诉讼,状告伯克尔、《纽约每日新闻》报、克林顿 夫妇对他进行人身攻击,阻挠他在《纽约邮报》上发布不利于他们的消息。
C.通过举办“七彩云南夏令营” “七彩云南野外科学考察”等活动,让青少年在大自然 中培养了环保意识。
D.调查表明,此次受访者中30%的青年都有自己的创业愿望,但付诸于行动的只有1虬 专家分析认为,青年创业缺乏一条引导创业的“绿色通道”。
答案B
解析A项,搭配不当,“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去掉“能否”。C项,成分残缺, “通过……让……二介词结构掩盖主语,去掉“通过”或“让”。D项,成分赘余,应去掉“付 诸于”中的“于”。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上海弄堂的房屋,看上去鳞次栉比,挤挤挨挨;O , O , , O它们实在是极其美丽的景象。
①看上去有些乱,实际上却错落有致 ②站在至高点上,它们全都连成一片 ③它们还 如水漫流,见缝就钻 ④无边无际的,东南西北有些分不清 ⑤屋脊连绵起伏,横看成岭竖 成峰 ⑥又辽阔又密实,像农人撒播然后丰收的麦田
A.⑤②④③①⑥B.⑤④②①③⑥
C.③⑥①④⑤②D.③①⑥⑤④②
答案A
解析 根据上文“挤挤挨挨”的特点,形容房屋密集,首句应选用⑤,排除C、D两项; 最后根据句间关系确定小组的顺序,④紧承②,写站在高处看到的景象;①是对③的解说, 应该先③后①,排除B项。
.下图是某市“图书馆还书流程图”。请用一段文字表述这个流程图,要求内容完整, 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字。(6分)
答:
答案 读者入室验证还书,如果不过期,归还书后,管理员直接把书归库上架;如果借 书过期,管理员要根据规定收取图书借阅逾期费,并把书还回归库上架。管理员每月统计当 月图书借阅逾期费金额,上缴财务。
二、古代诗歌阅读(3分)
.下列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鹅鹃天?寻菊花无有,戏作
辛弃疾掩鼻人间臭腐场,古今惟有酒偏香。自从来住云烟畔,直到而今歌舞忙。
呼老伴,共秋光。黄花何处避重阳?要知烂馒开时节,直待西风一夜霜。
A.开篇两句把官场比作“臭腐场”,用“酒偏香”与之对比,将批判矛头直指腐败的官 场。
B.“掩鼻”就是指住鼻子,这个细节描写充分展现了词人品格的高洁和对丑恶行径的厌 恶。
C.三四句说隐退田园后,词人抛开世间烦扰,以歌舞自娱,山水的慰藉令他心灵得以解 脱。
D.词题是“寻菊花”,但词的内容却没有着重写“寻”,可见词人意不在菊,而是借题发挥。
答案c
解析C项,“山水的慰藉令他心灵得以解脱”错。从上一句词人对官场的讽刺来看,词 人还是很关心时事的,所以也就不存在“解脱” 一说。
三、文言文阅读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重到沐阳图记
袁枚
古之人往往于旧治之所三致意焉。盖贤者视民如家,居官而不能忘其地者,其地之人, 亦不能忘之也。余宰沐阳二年,乙丑,量移白下。今戊申矣,感吕峰亭观察三札见招,十月 五日渡黄河,宿钱君接三家。钱故当时东道主,其父鸣和痛而髯,接三貌似之,与谈乃父事, 转不甚晓。余离沐时,渠裁断乳故也。
夜阑置酒,闻车声口享口享,则峰亭遣使来迎。迟明行六十里,峰亭延候于十字桥,彼此喜 跃,骈麟同驱。食倾,望见百雉遮遗,知沐城新筑。衣冠数十辈争来扶车。大概昔时骑竹马 者,俱龙钟杖藜矣。
越翌日,入县署游观,到先人秩膳处,姊妹斗草处,昔会宾客治文卷处,缓步婆娑,凄 然雪涕,虽一庖混、一井医,对之情生,亦不自解其何故。有张、沈两吏来,年俱八旬。说 当时决某狱,入帘荐某卷,余全不省记。憬然重提,如理儿时旧书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