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1年美国加州大学的Peidong Yang等研制成功ZnO纳米线紫外激光器。 ? 单晶ZnO纳米线结构是在镀金的蓝宝石衬底上,以金作为催化剂,沿垂直于衬底方向生长出来的。纳米线长2-10微米,直径为20-150纳米。ZnO纳米线和衬底之间的界面形成激光共振腔的一个镜面,纳米线的另一端的六方理想解理面为另一个镜面。在266纳米光的激发下,由纳米线阵列发出波长在370-400纳米的激光。单个纳米线激射也曾观察到。 ? ZnO纳米线光泵激射现象,是香港科技大学汤子康教授等首先观察到的。 2.5 纳米半导体材料与量子器件 第三十一页,共四十三页。 * 光电信息功能材料研究进展 赵昶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提纲 一、光电信息功能材料-现代信息社会的支柱 二、光电信息功能材料研究进展 2.1 硅微电子技术发展趋势 2.2 硅基异质结构材料与光电器件 2.3 激光器材料与器件 2.4 宽带隙半导体材料和器件 2.5 纳米(低维)半导体材料与量子器件 2.6 其他光电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 三、发展趋势 第一页,共四十三页。 一、引言:21世纪是高度信息化的社会 ? 超大容量信息传输、超快实时信息处理和超高密度信息存储是21世纪信息社会追求的目标,发展信息功能材料是基础。 ? 主要介绍近年来光电信息功能材料,特别是半导体微电子、光电子材料,半导体纳米结构和量子器件等的研究进展。 第二页,共四十三页。 2.1 硅微电子技术发展趋势 硅(Si)材料作为当前微电子技术的基础,预计到本世纪中叶都不会改变。 从提高硅集成电路(ICs)性能价格比来看,增大直拉硅单晶的直径,仍是今后硅单晶发展的大趋势。硅ICs工艺由8英寸向12英寸的过渡将在近年内完成。预计2016年前后,18英寸的硅片将投入生产。 从进一步缩小器件的特征尺寸,提高硅ICs的速度和集成度看,研制适合于硅深亚微米乃至纳米工艺所需的超高纯、大直径和无缺陷硅外延片会成为硅材料发展的主流。 二、光电信息功能材料研究新进展 第三页,共四十三页。 到2016年,Si基CMOS器件特征尺寸小到30nm,硅晶片直径将达450mm,我国与先进国家差距约8年! 2001年国际半导体技术发展路线图 关键材料和器件子专题 2016 450mm 300mm 200mm 150mm Si 晶片 CMOS 硅单晶 第四页,共四十三页。 ? 根据国际半导体工业协会预测,2016年大多数已知的硅CMOS技术将接近或达到它的”极限”,这时硅ICs技术的特征线宽将达到20纳米左右, 摩尔定律将受到挑战。 ? 为此,人们在积极探索基于全新原理的量子计算、分子计算和DNA生物计算等同时,更寄希望于发展新材料和新技术,以求进一步提高硅基集成芯片的运算速度和功能。 2.1 硅微电子技术发展趋势 第五页,共四十三页。 ? 其中,寻找高K材料, 低K互连材料和Cu引线,以及系统集成芯片(SOC)技术; 采用绝缘体上半导体(SOI)材料和GeSi/Si等应变硅技术等, 是目前硅基ICs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 为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对更大信息量的需求,近年来在硅基光电集成和光电混合集成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2.1 硅微电子技术发展趋势 第六页,共四十三页。 2.2 硅基高效发光研究取得突破进展 ? 硅基光电集成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其中如何提高硅基材料发光效率是关键。经过长期努力,2003年在硅基异质结电注入高效发光和电泵激射方面的研究获得了突破性进展,这使人们看到了硅基光电集成的曙光。 ? 另外,随着在大尺寸硅衬底上高质量GaAs外延薄膜的生长成功,向硅基光电混合集成方向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第七页,共四十三页。 2.2 硅基高效发光研究取得突破进展 ? 2001年英国Ny等应用一种所谓“位错工程”的方法,使硅基光发射二极管(LED)室温量子效率提高到0.1%。注入到硅中的硼离子既是P型掺杂剂,又可与N型硅形成PN结,同时又在硅中引入位错环;位错环形成的局域场调制硅的能带结构,使荷电载流子空间受限,从而使硅发光二极管器件的量子效率得到了提高。 ? 五个月后,Green等采用类似于高效硅太阳能电池的倒金字塔结构,利用光发射和光吸收互易的原理,又将硅基LED的近室温功率转换效率提高到1%。 第八页,共四十三页。 ? 2002年STM电子公司的科学家将稀土离子,如铒、铈等,注入到富硅的二氧化硅中(其中包含有直径为1-2nm的硅纳米晶),由于量子受限效应,具有宽带隙的纳米硅抑制了非辐射复合过程发生,大大提高了量子效率。创造了外量子效率高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干式系统的工作原理.ppt VIP
- word模板:简约企业新闻报刊报纸排版设计word模板.docx VIP
- 露天矿开采(共117张课件).pptx VIP
-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一册Unit 2 教学课件 Reading and Thinking and Thinking.ppt VIP
- 2023心房颤动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第二部分).docx VIP
-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农业推广.doc VIP
- 比亚迪汽车在老挝市场发展的商业报告.docx VIP
- 知识竞赛线上线下策划解决方案.docx VIP
- 一种低密度双组份聚氨酯灌封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VIP
- 甲状腺肿瘤术后呼吸困难处理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