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感染预防.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页,共24页,2022年,5月20日,16点2分,星期五 一、糖尿病容易诱发感染的原因 1.高血糖是主要诱因。 2.代谢紊乱,如酮症酸中毒。 3.血管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神经性 膀胱)。 4.其他因素: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 脱水等。 第2页,共24页,2022年,5月20日,16点2分,星期五 二、易感染的发生机理 1.糖尿病没有得到良好的治疗时,由于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紊乱,因而抵抗力减弱,同时 高血糖有利于某些细菌生长。 2.糖尿病患者血液的抗感染能力低,白细胞的吞噬 能力差。 第3页,共24页,2022年,5月20日,16点2分,星期五 3.糖尿病人免疫组织对外来刺激(如抗原) 反应能力减低。 4.糖尿病易合并血管病变,血液循环障碍 使感染易于产生。 第4页,共24页,2022年,5月20日,16点2分,星期五 三、感染时对控制血糖的影响 感染与高血糖是互为因果的,感染可以加重血糖升高,反过来,高血糖又不利于感染的控制。 第5页,共24页,2022年,5月20日,16点2分,星期五 (一)糖尿病足 (二)呼吸系统感染 (三)泌尿系统感染 (四)胆囊炎胆石症 (五)皮肤及软组织感染 (六)牙周病 (七)恶性外耳炎 四、注意哪些感染 第6页,共24页,2022年,5月20日,16点2分,星期五 第7页,共24页,2022年,5月20日,16点2分,星期五 (1)糖尿病足 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 患者下肢多伴有神经和血管病变,因此足部微小受损也可能导致感染、化脓、溃烂, 重则坏疽,导致截肢 第8页,共24页,2022年,5月20日,16点2分,星期五 感染预防治疗 (一)糖尿病足 1.避免因趾甲修剪过短以及穿鞋不合脚等原因而致足部受伤 2.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 积极纠正酮症酸中毒、低蛋白血症、心、脑、肾等并发症 3.发生糖尿病足后, 应及时使用抗生素、改善血液循环、营养神经等综合治疗, 同时要清除局部坏死组织, 放置引流, 常规消毒换药等 4.经积极保守治疗仍发生坏疽,应考虑截肢, 以免发生全身脓毒血症而危及生命 第9页,共24页,2022年,5月20日,16点2分,星期五 第10页,共24页,2022年,5月20日,16点2分,星期五 如何做鞋袜的选择? (1)鞋子应软皮、合脚、低跟。 (2)袜子吸汗效果好,如白棉袜,袜子每天更换 (3)新鞋不可穿太久,第一次只穿半小时,以后每天增加一小时。 (4)外出时不可穿拖鞋,以防外伤。 (5)不要只穿鞋子,不穿袜子。 (6)至少应准备两双鞋子更换穿,以维持其内部的干燥。 (7)穿鞋前应详细检查鞋内有无异物。 第11页,共24页,2022年,5月20日,16点2分,星期五 (2)呼吸系统感染 急性或慢性支气管炎 肺炎 肺气肿 肺结核 第12页,共24页,2022年,5月20日,16点2分,星期五 感染预防治疗 1.呼吸系统感染 (1)上呼吸道感染和肺炎 最常见表现咳嗽、咳痰、发热、胸疼、呼吸困难。 防治:休息或住院治疗,重者用胰岛素严格控制 血糖,合理选择抗生素。 第13页,共24页,2022年,5月20日,16点2分,星期五 肺结核是糖尿病的特殊并发症之一。 表现:咳嗽、咳痰,午后发热、盗汗、咯血、乏力等。 特点:发病急、发展快、难以控制,易诱发酮症酸中毒。 防治:卧床休息和住院治疗,用胰岛素严格控制血糖, 抗结核化疗。加强营养,增加热量以适应病情控 制。 第14页,共24页,2022年,5月20日,16点2分,星期五 (3)泌尿系统感染 葡萄糖是细菌的主要营养物质 老年女性 雌、孕激素↓,泌尿生殖道pH值↓,泌尿道黏膜变薄→易发生尿路感染 老年男性 前列腺病增多,尿液引流不畅,残余尿增多,细菌易逆行进入膀胱而致病 第15页,共24页,2022年,5月20日,16点2分,星期五 感染预防治疗 (1)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治疗。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多饮水、勤排尿,保持外阴部清洁。 (4)定期检查尿常规,以便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如为阳性,应要先做尿细菌培养和药敏,再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避免不做尿培养,盲目用药,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菌群失调及二重感染。 (5)对合并有肾病和肾功能不全时慎用或禁用损伤肾脏的药物,如

文档评论(0)

努力奋斗的小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