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芪建中汤联合中药针灸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胃虚寒型慢性胃炎应用黄芪建中汤联合针灸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84例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行本院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采用黄芪建中汤联合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胃蛋白酶原l(pgl)、胃蛋白酶原ⅱ(pgⅱ)、胃泌素(gs)以及中医证候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联合针灸治疗胃虚寒型慢性胃炎能够改善患者中医症候,有效调节pgl、pgⅱ以及gs表达,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关键词】黄芪建中汤;针灸;胃虚寒型慢性胃炎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5-03-177-01
慢性胃炎病程較长、病情易反复,患者多表现为恶心、呕吐,并伴有食欲不振、胃痛等症状,西医多选用抗菌消炎类药物进行治疗,虽然短期疗效显著,但是停药后极易反复,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有资料显示,中医在治疗胃虚寒型慢性胃炎上效果理想,为了进一步探讨中医的治疗疗效,我院采用黄芪建中汤联合针灸治疗慢性胃炎,取得了可喜成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84例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2)和实验组(n=42)。纳入标准:两组患者均符合中、西医胃虚寒型慢性胃炎临床诊断标准,所有患者自愿参与此次研究,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脏器疾病、内分泌疾病以及妊娠和哺乳期患者。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范围:42-78岁;实验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范围:45-81岁。逐一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临床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行本院常规西医治疗,口服奥拉美挫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以及胶体果胶铋胶囊;实验组采取黄芪建中汤联合针灸治疗。方剂:黄芪、饴糖各30g,芍药、桂枝各15g,大枣6粒,炙甘草6g。同时根据患者病症对方剂组方进行调整,若吐清水严重者可在方剂中加入姜半夏、陈皮;若泛酸严重,则可加入乌贼骨、吴茱萸;腹胀患者可加砂仁、佛手。方剂加水煎至400ml,早晚各服用200ml,连续煎服3个月。同时辅以温针灸进行辅助治疗,患者先采取俯卧位,取1.5寸毫针针刺双侧脾俞、胃俞穴;后取仰卧位,取1.5寸毫针针刺章门、内关、公孙、足三里及中脘穴,隔日针灸一次,连续治疗30d。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要避免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饮食宜清淡,忌生冷、忌烟酒,注重修养。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胃蛋白酶原l(pgl)、胃蛋白酶原ⅱ(pgⅱ)、胃泌素(gs)以及中医证候评分。中医症候评分分为4个等级,根据严重程度评分依次为:0、1、2、3分,评分内容包括胃痛、胃胀、大便、呕吐、泛酸等内容。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标准差(x±s)和率(%)分别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pgl、pgⅱ以及gs水平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后,pgl、pgⅱ以及gs水平均有所提升,但实验组患者提升水平更高,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对比
治疗后,实验组中医症候评分从(11.28±3.41)下降至(3.52±1.23);对照组患者中医症候评分从(11.72±3.52)下降至(5.92±1.53)。两组患者评分均有所下降,但实验组患者下降更为显著,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慢性胃炎是一种极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该病病程长、病情易反复,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影响。西医主要采用抑菌消炎的方式,通过抑制胃酸来保护胃黏膜,缓解炎症,短期疗效佳,但停药后易反复。近年来,中医辩证治疗受到医学临床的关注和认可,中医认为慢性胃炎的发病机理是脾胃虚寒,疲劳过度、肾阳不足、饮食所伤均可能导致慢性胃炎病发[1]。黄芪建中汤出自于张仲景《金匮要略》,方剂中黄芪与饴糖同为君药,黄芪性甘、微温,具有抗菌消炎的功效,饴糖可补益脾胃、缓急止痛,芍药能有效缓解腹痛,大枣益气补血,干姜温胃驱寒,甘草能调和诸药,温中补虚。针灸疗法能够有效保护胃粘膜,抑制腺体增生,针刺脾俞、胃俞穴能补脾益胃,取章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