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数据 大狗尾草.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狗尾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Dà Gǒu Wěi Cǎo 【别名】狗尾巴 【来源】禾本科狗尾草属植物大狗尾草 Setaria faberii Herrm.的全草,其根 及果穗亦入药。秋末采集,分别晒干备用。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清热消疳,杀虫止痒。用于小儿疳积,风疹,龋齿牙痛。 【用法用量】3~5 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 【出处】《江西草药》 【拼音名】Dà Gǒu Wěi Cǎo 【别名】谷莠子(《华东禾本科植物志》),狗尾巴(《江西草药》)。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大狗尾草的全草或根。春、夏、秋三季均可采。鲜用或 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秆直立,高50~120 厘米。叶线状披针形,长 lO~40 厘米,宽 5~15 毫米,无毛或上面有庞毛;叶鞘边缘常有细纤毛;叶舌退化为 极短的纤毛,圆锥花序圆柱形.下垂,长 5~15 厘米,主轴有柔毛;小穗椭圆 形,长约 3 毫米;刚毛通常绿色,长 5~15 毫米;第 1 颖广卵形,先端尖,有 3 脉;第 2 颖有 5 脉,成熟时第 2 花(谷粒)背部先端稍裸露而甚弓弯,退化 小枝(芒状毛)与花序轴甚叉开。花果期 7~lO 月。 【生境分布】生于荒野及山坡。分布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等地。 【性味】性平,味甘。 【功能主治】清热,消疳,杀虫止痒。 【附方】①小儿疳积:大狗尾草三至七钱,猪肝二两。水炖,服汤食肝。②风 疹:大狗尾草穗 7 钱。水煎,甜酒少许对服。③牙痛:大狗尾草根一两。水煎 去渣,加入鸡蛋二个煮熟,服汤食蛋。(性味以下出《江西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 【出处】出自《江西草药》 【拼音名】Dà Gǒu Wěi Cǎo 【英文名】all-grass of Green Bristlegrass 【别名】谷莠子、狗尾巴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大狗尾草的全草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 名:Setaria faberii Herrm.采收和储藏:春、夏、秋三季均可采。鲜用或晒 干。 【原形态】大狗尾草,一年生草本。通常具支柱根。秆粗壮而高大,直立或基 部膝曲,高 50-120cm,径达 6mm,光滑无毛。叶鞘松弛,边缘具细纤毛,部分 基部叶鞘边缘膜质无毛;叶舌具密集的长 1-2mm 的纤毛;叶片线状披针形,长 10-40cm,宽 5-20mm,边缘为细锯齿。圆锥花序紧缩成圆柱状,长 5-24cm,宽 6-13mm (芒除外),下垂;小穗椭圆形,长约3mm,下有 1-3 枚较粗而直的刚 毛,刚毛通常绿色,粗糙,长 5-15mm;第 1 颖长为小穗的 1/3-1/2,宽卵形, 先端尖,具 3 脉,第 2 颖长为小穗的 3/4 或稍短,少数长为小穗的 1/2,具 5-7 脉;第 1 外稃与小穗等长,具 5 脉,其内稃膜质,长为其 1/2-1/3,第 2 外稃 与第 1 外稃等长,具细横皱纹,成熟后背部隆起;鳞被楔形;花柱基部分离。 颖果椭圆形。花、果期 7-10 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路旁、田野和荒野。资源分布:分布于黑 龙江、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台湾、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等 地。 【栽培】生物学特性喜温暖湿润气候,耐旱。对土壤要示不严,宜选肥沃、疏 松的夹沙土栽培。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法。3-4 月播种,直播,按行距约 30cm 开沟,条播,播后覆一层薄土,浇水。 田间管理 苗出齐后,及时中耕除 草,结合中耕除草追肥 2-3 次。 【化学成份】种子含脂类达6.6%,脂类中的脂肪酸为:棕榈酸(palmitic acid),硬脂酸(dtearic acid),油酸(oleic acid),亚油酸(linoleic acid)和亚麻酸(linolenic acid),及痕量的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 棕榈油酸(palmitoleic acid)和花生酸(arachidic acid)。甾醇 (sterol),甾醇糖甙(sterol glycoside ),和单酸甘油酯 (monoglyceride)。 【性味】平;甘 【功能主治】清热消疳;祛风止痛。主小儿疳积;风疹;牙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 【摘录】《中华本草》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