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数据 大一枝箭.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一枝箭 《中药大辞典》 【出处】《滇南本草》 【拼音名】Dà Yī Zhī Jiàn 【别名】铁色箭(《纲目》),忽地笑(《汝南圃史》),鹿葱(《群芳 谱》),祖先花(《滇南本草图谱》),岩大蒜、黄龙爪(《四川中药 志》),独脚蒜头(《南方主要有毒植物》)。 【来源】为石蒜科植物黄花石蒜的鳞茎。春、秋采挖,去净苗叶、泥土,晒 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鳞茎肥大,近球形,直径约5 厘米,外被黑褐色鳞茎 皮。叶基生,质厚,阔线形,上部渐次狭窄,长达 60 厘米,宽约 1.5 厘米,上 面黄绿色,有光泽,下面灰绿色,中脉在上面凹下,在下面隆起,叶脉及叶片 基部带紫红色。花茎在长叶以前抽出,高 30~60 厘米;伞形花序具 5~10 朵 花,花较大,稍左右对称,长约 7 厘米,筒部长不及 2 厘米,具柄,黄色或橙 色,花被片 6,边缘稍皱曲,宽约 1 厘米;雄蕊 6,与花柱同伸出花被外;子房 下位,3 室。蒴果,每室有种子数粒。花期夏季。果期秋季。 【生境分布】生长于阴湿的岩石上及石崖下土壤肥沃的地方。分布湖南、湖 北、江西、浙江、安徽、江苏、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四川、云南 等地。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微温,味辛甘,有毒。 【功能主治】解疮毒,消痈肿,杀虫。治痈肿,疔疮结核,汤火灼伤。① 《滇 南本草》:滋阴润肺。止肺热咳嗽,阴虚痨热不退,解疮毒,利小便,止咳 血。② 《四川中药志》:能解毒消肿。外用治痈肿疮毒,虫疮作痒,耳下红 肿,疔疮结核及汤火灼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一日量鲜者2~4 钱;或入散剂。外用:捣敷或捣汁 涂。 【附方】①治痈肿疮毒:岩大蒜、野菊花叶、三匹风,同捣绒取汁涂患处。② 治虫疮作痒:岩大蒜捣绒取汁涂患处。③治耳下红肿:岩大蒜、菊花叶同捣绒 取汁,加入黄桷树浆,和匀涂患处。④治汤火伤:岩大蒜捣取汁,和鸡蛋清涂 伤处。(①方以下出《四川中药志》)⑤治痨热咳嗽带血:大一枝箭五钱,续 断三钱,花粉二钱,石膏五分。共为末。每服二钱,滚水调,略盖片时温服。 (《滇南本草》) 【摘录】《中药大辞典》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