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晋宋易代之际的文人心态.docx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晋宋易代之际的文人心态   摘要:晋宋易代时期,各世家大族被驱逐出权力中心。朝代更迭,文人们还没来得及感慨旧朝,便要思考自己的出路。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这一时期的文人心态较为复杂。据陶渊明的《咏贫士》七首来看,主要有三种,即固穷心理、隐逸心理与倦仕心理。由此,以陶渊明为代表的文人承担了艰巨的历史责任,坚守了儒家正统思想的道德标准。   关键词:晋宋易代文人心态陶渊明《咏贫士》七首   陶渊明在世期间,东晋共经历了两次政权倾覆。第一次发生在元兴二年(403),桓玄篡位,建立楚国,年号为永始。但此政权并未持续多久,两年后,晋安帝复位。第二次发生在十七年后,即公元420年,宋王刘裕夺帝位,改晋为宋,年号为永初。鲁迅在《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说陶渊明“乱也看惯了,篡也看惯了,文章便更和平”,其实不然。易代之后,陶渊明的作品中多了金刚怒目式的情感抒发。如《述酒》一诗暗讽刘裕以毒酒赐予废帝零陵王一事,故以酒名篇。又如《读山海经》第十三则“明明上天鉴,为恶不可履”一句,对桓玄、刘裕两人大逆不道的行为进行控诉,表达了对两人恶行的不满情绪,冲淡了早年的平和之气。沈约《宋书·隐逸传》日:   潜弱年薄官,不洁去就之迹。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所著文章,皆题其年月,义熙以前,则书晋氏年号;自永初以来,唯云甲子而已。   尽管沈约提到的“皆题其年月”一事不符合現存《陶渊明集》,但自刘裕篡宋以来,不书年号却是真实的情况。萧统的《陶渊明传》也有“耻复屈身后代”之说。有学者说其“忠愤”,有点言过其实了,只能说陶渊明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从情感上偏向于正统朝廷,对不韪之事心存芥蒂。如“山阳归下国,成名犹不勤”,此类诗句最多算是对旧朝的同情,算不上“忠愤”。若只是“忠愤”,陶渊明就不会和刘宋朝廷的王弘来往,还专门为其写了《与王抚军座送客诗》。而这七首《咏贫士》作于元嘉三年丙寅(426),也就是刘宋朝廷建立的第六个年头,此时陶渊明家中已是贫困交加,却坚决不仕新朝,守住了一代文人的气节,所谓“靖节”的谥号或即出于此。总的来说,从《咏贫士》七首可窥见晋宋易代之际的文人心态,虽说很难以偏概全,但也能了解相当一部分文人在历史动乱中的一般心理。   一、固穷心理   《咏贫士》七首大多表现的是君子固穷的思想,这是诗人以此明志的宣言书。“君子固穷”最早出自于《论语·卫灵公》之“君子固穷,小人斯滥矣”。只有荒乱年代才会有固穷君子出现,君子有时甚至还得意自己有受穷的资格;而小人不一样,愈贫困愈无节操,为了生存无恶不作。陶渊明之前,并未有诗人自叙安贫的作品,固穷事迹只散见于各种史传文体或者笔记类小说,把固穷作为诗歌主题并且以组诗的形式表现出来,在陶渊明这里算是独创。那么陶渊明此时贫困至何种程度呢?《咏贫士·其二》中有详细描述:   凄厉岁云暮,拥褐曝前轩。南圃无遗秀,枯条盈北园。倾壶绝馀沥,窥灶不见烟。诗书塞座外,日昃不遑研。闲居非陈厄,窃有愠见言。何以慰吾怀?赖古多此贤。   其中“拥褐曝前轩”“南圃无遗秀”“倾壶绝馀沥”几句备显凄惨。试想,陶渊明身穿破旧的粗布衣裳,伫立在走廊前,望着南边无一片菜叶的园圃哀叹。酒壶里倒不出一滴酒,穷得连晚上看书的烛光都没有。陶渊明是如此爱酒的文人,在没有酒喝、没有条件秉烛夜读的情境下,他还能坚守气节,实是不易。之后,在《咏贫士》的第三首、第四首、第五首、第六首和第七首中,陶渊明分别赞颂了荣叟、黔娄、袁安、阮公、张仲薇、黄子廉、惠孙等七位古代贫士。除阮公与惠孙两人不可考外,其他五人的事迹都有详细的史料记载。他们都恪守儒家安贫乐道的思想,不追逐世间的名利,坚持归隐,远离官场,追求个人理想。以这些贫士为学习的典范,是支撑他度过生命最后那段艰难时期的精神支柱。萧统《陶渊明传》记载:   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梁肉,麾而去之。   陶渊明当时已是“偃卧瘠馁”,硬是没有接受檀道济送来的救济粮,拒绝了出仕的邀请,毅然决然地“麾而去之”。毛泽东曾写过“陶潜不受元嘉禄”,指的就是这件事。事实上,当时的社会也并非如檀道济说的那样为有道之世、文明之世。恰恰相反,那是一个秩序混乱、君臣颠倒的时代,各利益集团不断挑起战火,百姓怨声载道、困苦不堪。《咏贫士》其四言:   安贫守贱者,自古有黔娄。好爵吾不荣,厚馈吾不酬。一旦寿命尽,弊服仍不周。岂不知其极,非道故无忧。从来将千载,未复见斯俦。朝与仁义生,夕死复何求?   如诗中所写,陶渊明本人的人生信条便是不追逐高官俸禄。明知道自己

文档评论(0)

软件开发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十余年的软件行业耕耘,可承接各类需求

认证主体深圳鼎云文化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MA5G24KH9F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