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广填四川移民历史研究
摘要:元末明初及清前期的“湖广填川”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由政府主导的移民运动。这场移民运动断断续续持续了两个朝代,规模大、时间长、涉及地移民人数众多、移民来源地广泛,影响十分深远。“湖广填川”的移民背景是多年频繁战乱,导致四川人口减少,明清两朝有意引导移民入川,为发展生产提供劳动力;移民来源主要是地理位置邻近和水路交通便利的两湖、江西地区;移民运动推动建立了完备的水陆驿站,推动移民所经之地的经济发展,促进了文化交融和繁荣。
关键词:湖广填四川;移民背景;移民来源;移民影响
中图分类号:d6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19)22-0110-03
在中国的移民历史上,元末明初及清前期的“湖广填川”大移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该地区的人口结构、生产方式和文化传统,且对后来的区域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对“湖广填川”的研究著述不少,但多着眼于其背景、方式和意义的探讨。而本文的目的除介绍移民背景外,主要侧重于对移民来源和移民影响的探讨。
一、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背景
(一)元末明初的大移民
元朝末年,政治危机严重,全国各地爆发农民起义。徐寿辉领导的红巾军在湖北地区起义。而后明玉珍带领红巾军从巫峡进入了四川地区,以重庆为中心建立了“大夏”农民政权。虽然明玉珍号称,自己从湖北带来的士兵只有20万,但加上士兵入川时所带的家属,实际上应是不少于40万人。明灭夏以后,这些士兵都留在了四川定居。虽然40万人的数量并不多,但却是元朝时期四川人口的主要构成。
朱元璋统一天下后,国家遍地疮痍。为了巩固明朝的统治,明政府便采取了移民政策,通过组织大规模的移民到达荒芜的地区进行农业生产,发展经济,同时也能达到人口平衡,使天下太平。移民运动一共持续了22年的时间,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四川的人口达到180万,而移民的人数占了总人口的50%,同时加上明玉珍带领过来的武装部队,四川的移民人口占总人数近70%。[1]因此,后代统治者虽然也进行过移民活动,但洪武时期的移民是保证四川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弥补了四川人口的空虚,为发展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二)清代大移民
清代移民是指顺治时期至乾隆时期向四川的移民运动。通过洪武时期的移民政策推动,到1600年,四川人口增加到近500万人。明末清初由于饥荒等自然灾害的破坏,又导致了四川人口锐减。除了饥荒以外,频繁的战乱也是四川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1644年,张献忠入蜀建立政权,同时屠杀蜀民,更在与明军的战争中导致民众大量伤亡;而后清军入川,与当地自我形成的武装力量斗争,进一步导致人口锐减;清朝建立后,将吴三桂分封至云南,致其叛乱,战争波及四川地区。[2]于是大大小小的战争使得四川人口快速减少,形成“官民庐舍,劫火一空”“人烟久绝,尽成污莱,山麋野猪,交跡其中”“城中茅舍寥寥,询其居民,大多秦人”的局面。因此,清建立之初,四川人口残存仅约50万人。从顺治皇帝开始,大量颁布政策鼓励百姓进行移民,但是并未在民间引起多大的反响。而后吴三桂叛乱导致四川人口继续减少,统治者才意识到了人口问题的严峻性,所以颁布政策鼓励外省百姓向四川进行大规模移民。这一场移民活动一直持续至乾隆年间结束。这也形成了历史上第二次长达一百多年的四川移民高潮。
二、“湖广填四川”中人口来源考究
(一)明初移民人口来源
“陈逆之乱,乡人明玉珍据成都,吾祖兄弟七人迁蜀”。元末,明玉珍率领其军队进入四川。明玉珍率领部队进入四川,并在重庆称帝,他所带领的部队人员大多是湖北孝感地区的人,据此便可推断出,其入川时所带领的士兵大多应来自湖北地区,其中麻城孝感地区及明玉珍驻扎在江汉平原地区时招募的当地士兵居多。明建立以后促使的移民运动,也大多来自于这些地方。根据弘治《黄州府志》所记载,洪武二十四年麻城县人口有10多万,黄州府有60多万。当时湖广布政司400多万人口,湖北不到200万,而黄州府就占了近40%,根据黄州府的人口,可以推断出其为当时湖广地区人口密度最高的府。然而,在与四川毗邻的荆州府中,它的人口密度只有8人/平方公里,是黄州府的1/4。[3]因此黄州府是具备对外移民能力的,而湖北其他地方没有。而根据泸州《王氏族谱》的内容,也可以发现,他们本来是河南信阳地区的人,后来在政策的引导下迁至湖北孝感,而后又移民至四川。据此也可得知,信阳地区也有人迁至四川地区。再者民国胡氏《宗氏族谱》记载,其原籍在江西省吉安府吉水县,而后分派迁居至湖北黄州府的麻城孝感,“明洪武初年,平红巾乱,恢复西川,奉旨填实”。由于战乱,江西地区的百姓外逃避难,湖北地区相对稳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