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玉米主要虫害及其综合防治
一、玉米地下害虫地老虎、蛴螬、金针虫的防治
(1)喷施药液。用2.5%溴氰菊酯乳油 2000 倍液(安全间隔期2 天),或20% 氰戊菊酯乳油 2000~3000 倍液(安全间隔期 5 天),或 50%辛硫磷乳油 1000 倍液, 或 90%晶体敌百虫 1000 倍液,或 40%毒死蜱乳油 1000 倍液,在防治适期内喷洒地面(后三者安全间隔期均为 7 天)。
2)撒施毒土、毒沙。用50%辛硫磷乳油 0.5 公斤加水适量,喷拌125~175 公斤细土,或用份 20%速灭菊酯乳油拌 2000 份细沙,撒在作物心叶里。
(3)毒饵诱杀。用 90%晶体敌百虫 0.5 公斤加水 3~4 公斤,喷在 50 公斤碾碎炒香的棉籽饼或麦麸上;或用 50%辛硫磷乳油 50 毫升,拌棉籽饼 5 公斤(或铡碎的鲜草)撒施。毒饵或毒草在傍晚撒到幼苗根际附近,每隔一定距离一小堆,每亩撒 15~20 公斤。(4)药剂灌根:在虫龄较大时每亩用80%敌敌畏或 50%辛硫磷200 毫升加水 400 公斤灌根,或涂于植株茎秆防治(安全间隔期5~7 天)。
二、玉米螟
防治玉米螟要抓住关键时期,即玉米大喇叭口期,此时可选用25%功夫(1: 10),1.5%辛硫磷(1:15),或用生物制剂白僵菌每亩50 克,Bt 乳剂每亩 15 克,
上述农药制成毒砂或颗粒剂,每株往大喇叭口内撒施 1-2 克。防治玉米螟最彻底的办法是,在每年的四月底以前,彻底清除上年积存的玉米秸秆,消灭越冬虫源。
三、粘虫
粘虫主要危害种玉米,小麦收获后粘虫转移到玉米上,如果此时防治稍不及时, 粘虫将玉米叶片全部吃光,为此防治粘虫在六月底七月初小麦收割前进行。
1、用 90%晶体敌百虫每亩 100 克兑水 30 公斤喷雾。
2、20%敌马乳油(合剂)100 亳升兑水 30 公斤喷雾。
3、2.5%功夫乳油 20 毫升兑水 30 公斤喷雾。
4、20%速灭杀丁乳油 20 毫升兑水 30 公斤喷雾
四、玉米红蜘蛛
被害叶片由黄变白而枯死,影响玉米灌浆进程,致使千粒重下降,造成减产。防治药剂最好每亩用 40%氧化乐果乳油 50 毫升,加 20%三氯杀螨醇乳油 50 毫升混合喷雾。别外,还可用73%克螨特乳油每亩 30-50 毫升,在玉米生长期间至少防治二至三次。间隔 10-15 天,每次须喷足药液,30-60 公斤。施药时行走速度不宜过快,喷头要向上,杀死多处于叶片背面的叶螨。
五、玉米蚜虫
该虫自玉米大喇叭口时期直到收获时均能危害。蚜虫世代交替,四代群聚于心 叶,叶鞘,叶筒内中,雄穗及包叶上吸食植株汗液,使受害部位褪绿,心叶扭曲, 严重的抽不出雄穗,籽粒秕瘦,产量下降。该虫排泄的粘液,使上部功能叶片等部位发生煤污病,影响光和作用。防治玉米蚜虫使用氧化乐果、灭扫利或50%抗蚜威 可湿性粉剂,每亩 15 克兑水 30 公斤喷雾。
六、玉米缺素症状的诊断
缺氮:先发生于老叶,三叶期时叶鞘呈紫红色,成株期时植株矮小细弱叶色发黄;防治:叶面喷施,用 2%的尿素溶液连喷两次。
缺磷:苗期,从下部叶片开始,茎和叶片暗绿带紫红色,幼嫩叶片不舒展,根系发育不良。防治:叶面喷施 0.2%~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
缺钾:从下部老叶开始逐渐向上发展,叶尖部叶绿变黄。防治:雨后及时排水, 增施草木灰。
缺硫:先发生于新叶,新叶呈淡绿或黄绿色,新叶重于老叶,叶质变薄。防治: 施用含硫肥料,如硫酸钾。
缺铁:幼叶脉间失绿呈条纹状,中、下部叶片为黄绿色条纹。防治:施用硫酸铁等含铁的肥料。
缺镁:上部叶子变黄,叶脉间有浅黄色条纹。老叶随着尖部和边缘的干枯而变紫。防治:施用镁石灰或硫酸镁等化学肥料
缺锰:幼叶成黄、绿相间的条纹;叶片弯曲下披,根系细长呈白色,严重缺锰时,叶片会出现黑褐色斑点。防治:叶面喷施锰肥
缺硼:新叶狭长,幼叶很难展开。防治:开沟追施或叶面喷施两次浓度0.1-
0.2%硼酸溶液。
缺锌:苗期新叶的叶脉间失绿,中、上部叶片脉间出现黄色条纹;中后期老叶叶缘和主脉之间形成较宽的黄色带状区。防治:叶面喷施 0.2%的硫酸锌溶液 2~3 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