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无着的英雄情怀
摘要:“语意高妙,古今绝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以其宏阔的意境和丰厚的情感吸引着从古到今的诸多读者,仁智各异的解读也使其魅力尽显。在那豪迈奔放的文字中,词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英雄情怀也尽显无遗,然而在深加体味中,也只能为这情怀无处安放而叹惋。
关键词:英雄情怀诗性思维安放无着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以“语意高妙,古今绝唱”的地位矗立在宋词乃至中国文学史的长河之中,巍巍然无可撼动,然而词人坎坷的人生际遇、复杂的心灵世界和丰富的精神情感决定了词作诞生之后,在流传至今的千年之间,对其解读仁智各异,众说纷呈,甚至于各是其是、各非人非,剑拔弩张、针锋相对,足见其魅力之无尽。然而,无论如何,誉之者犹两手捧土而附泰山无益其高,毁之者如两手杷泰山而无损其竣,常读常新是对经典的最好致敬。
这首词是苏轼经历“乌台诗案”死里逃生之后以戴罪之身幽囚谪居湖北黄冈之时所作,虽以“黄卅i团练副使”的身份本州安置,却不得“签署公文”,还由于“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诗句被郡守徐君猷误以为他脱逃而去,惶恐追寻,因为州失戴罪之人,兹事体大。黄州的生活是“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拮据而窘迫,困顿而艰辛,这样的处境并没有消磨一个书生的意气,反而砥砺着一个英雄的情怀,虽然这情怀在苍凉落寞中略无着处!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开篇劈空而出,奔涌而来,以饱满的激情开拓出纵贯千年横跨万里的恢宏壮阔之境。一个“大”字状物写形,用得朴实而有气势,从视觉人手而着眼空间;“千古”则从时间落笔写尽了悠悠不尽的历史感,突破时空拘限的邈远背景,纵横驰骋跃马疆场能够建功立业以酬壮志的风流人物卓然而出,此时已然有了“自有横槊气概,固是英雄本色”的意趣!而“去”字却让人生出莫名的感伤来。去是离开,是逝而无返,江水滔滔,东去不回,这给我们什么感觉呢?这种感觉穿越历史一脉相承:“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西流之水东流河,一去不还奈子何”“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凡此种种,不只是奔流不息的磅礴气势,更有这气势背后难以掩饰的无尽苍凉。“尽”是全部是彻底是结束是终了,历史的浪花把所有曾经叱咤风云挥斥方遒指点江山的鲜活人物都冲刷得干干净净,“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方其破荆州……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江山永恒,功业长存,然而斯人何在?怎不教人黯然叹惋眉睫沾湿呢!江虽大,东去了;人风流,浪淘尽。这才是让我们顿觉气恼和无奈,又感气短和无力的地方啊!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以寄托情怀之语点破怀古之地为赤壁古战场,沉稳厚实谨细坦诚中是“盖一字不轻下如此”的心性,词人自个体不堪之辱率尔进入了历史的宏大场景之中,意欲以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和神采逸飞的历史人物来宣泄自我内心的郁积。“故”字一往而深,是钟情是厚爱,是对历史胜迹的追忆和缅怀,而“周郎”之称也是引以为知己膜拜英雄的亲近,也是词人英雄情怀的投射。动荡的三国更是英雄辈出的时代。赵宋立国以来,武备孱弱,特别是宋太宗征辽失利后,朝中大臣更是畏敌如虎,后来又有宋真宗被迫与辽在城下订立“澶渊之盟”,对外敌进逼的妥协退让,使得宋朝的边防不稳,充满危机,边疆百姓屡被侵扰,多遭掠劫和杀戮,面对如此积弱局面,苏轼写下了“庙谟虽不战,虏意久欺天。山西良家子,锦缘貂裘鲜。千金买战马,百宝妆刀环。何时逐汝去?与虏试周旋!”的诗句,策马扬鞭随军出征上阵杀敌的英雄气概跃然而出。“人道是”三字寄意深远,虽然有词人不能肯定“是不是旧时赤壁古战场”的谨慎,但更重要的是即便不能肯定却并不影响词人借此怀古,“赤壁何须问出处,东坡本是借山川”;最重要的是“人道是”可以理解为人们都说,是众说纷纭,是不能肯定;背后隐藏的风流已经如空中浮云般随风流散成为历史陈迹,意气风发的鲜活形象和自得自矜的千古功业也只能沦落为茶饵酒佐街谈巷议道听途说。让人多么气馁和无助啊!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泼墨濡染健毫立势,一幅雄奇壮阔险怪危恶的画面喷薄而出,“乱”“穿”是状写山石错杂险怪、危岩嶙峋耸立,直上云霄,直插苍穹;“惊”以人性人情摩写江水似有惊惧汹涌澎湃纵横奔腾,浪涛似乎因惧而怒,强劲有力狂击江岸,仿佛可以听到遏云裂石摇地动山的高亢呐喊;“卷”既准确地写出了江涛前仆后继连绵不绝撞岸回旋的情态,又刻画了其迅疾猛烈、摧枯拉朽、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