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球公转和二十四节气 第二十五页,共七十五页。 二十四节气 春季 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清明 谷雨 夏季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署 秋季 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冬季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第二十六页,共七十五页。 季节 第二十七页,共七十五页。 二十四节气含义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表示四季的开始。“立”即开始的意思。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 夏至、冬至——表示夏天、冬天到了。“至”即到的意思。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 春分、秋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分”即平分的意思。这两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21日和9月23日左右。 雨水——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公历每年的2月18日前后为雨水。 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每年公历的3月5日左右为惊蛰。 清明——含有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明洁、逐渐转暖、草木繁茂之意。公历每年大约4月5日为清明。 谷雨——雨水增多,大大有利谷类作物的生长。公历每年4月20日前后为谷雨。 小满——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大约每年公历5月21日这天为小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种开始。每年的6月5日左右为芒种。 小暑、大暑、处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还未达最热,大暑才是最热时节,处暑是暑天即将结束的日子。它们分别处在每年公历的7月7日、7月23日和8月23日左右。 白露——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每年公历的9月7日前后是白露。 寒露——气温更低,空气已结露水,渐有寒意。这一天一般在每年的10月8日。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 小雪、大雪——开始降雪,小和大表示降雪的程度。小雪在每年公历11月22日,大雪则在12月7日左右。 小寒、大寒——天气进一步变冷,小寒还未达最冷,大寒为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公历1月5日和该月的20日左右为小、大寒。 第二十八页,共七十五页。 地球的大小 第二十九页,共七十五页。 地球的经纬度和时区 为标定地球表面任一点的具体位置设定经纬度; 把经过地轴的平面与地球表面的交线称经圈,经圈被南北极点一分为二为两个半圆,称作子午线或经线; 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威治天文台旧址的子午线定为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向东的称为东经,向西的称西经。 第三十页,共七十五页。 格林尼治天文台 第三十一页,共七十五页。 本初子午线 第三十二页,共七十五页。 地球的经纬度和时区 把垂直于地轴的平面与地表面的交线称作纬圈; 经过地心的垂直于地轴的平面与地表面交线为赤道,定义为纬度0°; 赤道以北的称北纬,以南的称南纬; 地表任一点的纬度为该点与地心连线与赤道面的夹角。 第三十三页,共七十五页。 地表经纬度 第三十四页,共七十五页。 以太阳直射本地经线定义为地方时12点; 经线相差1°其地方时相差4min; 以0°经线时间为基准,东西各7.5°的区域为0时区,向东西各增加15°为一个新的时区,分别为东一区、东二区、西一区、西二区……,该区域内时间以中间经线时间为其区时,相邻时区时间相差1小时,东边的早,东西十二时区重叠。 地球的经纬度和时区 问题:北京时间12点时,海口(110 ° E,20 ° N)地方时为多少? 第三十五页,共七十五页。 §3. 太阳辐射 一、太阳辐射光谱和太阳常数 二、太阳高度角和日照时间 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 四、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 五、地表对太阳辐射的反射 第三十六页,共七十五页。 一、太阳辐射光谱和太阳常数 太阳辐射能量随波长的分布称太阳辐射光谱。 太阳辐射光谱可以分成三个区域:紫外线区占总能量的约7%,可见光区占总能量的约50%,红外线区占总能量的约43%。 问题: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中,紫外线约占总能量的7%。 第三十七页,共七十五页。 太阳常数: 当处于日地平均距离,地球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平行光线,单位时间穿过单位面积的太阳辐射能,数值上约1367±7 w/m2。 太阳常数随着太阳活动而发生变化,范围约1325~1457 w/m2。 大气上界,太阳辐射产生的平均光照强度为1.35~1.4×105lx,称太阳光量常数。 第三十八页,共七十五页。 二、太阳高度角和日照时间 太阳高度角指太阳平行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 Sinh = sinφsinδ + cosφcosδcosω h: 太阳高度角 φ: 纬度 δ: 赤纬 ω: 时角 太阳高度有什么变化规律? 第三十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