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场无法回避的农业革命
在人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推动下,农业等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企业必须主动求变,在新的生态体系里寻找生存机会。
岁末年初,华为始终处于外界关注的焦点,悬而未决的“孟晚舟事件”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元旦刚过,一则有关“华为与袁隆平合作进军农业,培养海水稻”的消息再次刷屏,让这家中国本土成长起来的高科技公司想低调都难。
有媒体报道称:1月7日,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宣布与“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达成合作,培育海水稻,通过土壤数字化,让盐碱地上长出水稻,有望从15亿亩盐碱地里改造出1亿亩良田。该消息迅速被多家媒体以及众多网友自发转载,纷纷为华为点赞。
不过,华为方面在次日即作出澄清,表示公司没有任何从事水稻种植业务的计划,也没有发布任何与此相关的消息,否认了所谓“进军农业”的传言。但是,在这份声明中,华为也指出:过去几年,华为通过提供ict技术使能土壤数字化,助力盐碱地改良,推动以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等为支撑的智慧农业发展。当前,传统行业面临数字化转型的机遇与挑战,华为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聚焦打造ict领域技术优势,使能客户数字化转型,不会进入不擅长且没有优势的行业。
其实,这次关于“华为进军农业”的乌龙事件,恰恰反映出中国农业的现实状况:一方面,在众多亟待向数字化转型的传统领域中,农业尚属较为落后的一个行业,生产效率仍较低;但从另一方面看,这种现状也意味着农业领域有很大潜力可挖,所以才会有包括华为等在内的多家科技公司、乃至其他行业的巨头都瞄准了这一机会。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已经走在了前面。
京东与腾讯联动
近几年来,京东、腾讯、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在农业布局。
2018年7月,京东与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三方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打造数字农业产业应用、科研创新、人才培养三大示范基地,推动现代化京东农场建设,加速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为培养新型农业专业人才提供精准服务。此后,京東养殖、种植领域连连出手,构建生态体系。
2018年11月,京东旗下“京东金融”正式升级为“京东数字科技”,并成立子品牌“京东农牧”。京东农牧通过与中国农业大学、农科院等机构合作,研发推出智能养殖方案,建设丰宁智能猪场示范点。
该方案通过整合神农大脑(ai)、神农物联网设备(iot)和神农系统(saas),推出养殖巡检机器人、饲喂机器人、3d农业级摄像头等先进设备,打通养殖全产业链,真正实现了农牧产业的智能化、数字化和互联网化。
京东农牧还与吉林精气神有机农业公司签订了进一步深化合作的协议,后者将在位于吉林省长白山腹地的两个养殖园区、100多栋山黑猪猪舍,全面应用京东农牧的智能养殖解决方案,对全部猪舍进行智能化升级,实现整个养殖环节的智能化,提高养殖效率。
而在种植领域,京东也在不断作出尝试。2018年12月,京东与日本三菱化学控股集团合作建设“植物工厂”。据悉,这家位于北京通州的工厂总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采用日本技术的太阳光和人工光结合型植物工厂,也是国内最大的可量产、商业用途的日本技术水培蔬菜工厂。
在这家植物工厂内,通过人工干预技术,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可以常年保持在适宜蔬菜生长的状态,再配合营养液,不使用农药、化肥和激素就可以实现快速生长,一年可收割20茬,产量是常规种植的3-4倍。
而京东的大股东腾讯也没有闲着。2018年4月,腾讯宣布正式开展ai养鹅项目,在贵州开展试点,让这家一向被戏称为“鹅厂”的互联网公司变得更加名副其实。据了解,该项目是腾讯在全球“智能养殖”的首个项目,该项目基于腾讯自主研发的t-block(腾讯积木技术)展开,以实现对“鹅厂”进行动态、实时、可视化的管理和远程操作。腾讯ai团队将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研发出一套适用于鹅脸识别技术的解决方案,可对每只鹅进行建档、投食等精细化管理。这是腾讯布局互联网+农业、ai+农业的一次全新尝试。
2018年年末在荷兰举行的一场国际人工智能种菜大赛中,腾讯的人工智能实验室ailab团队大出风头。他们在61平方米的温室内种出6992斤黄瓜,以平均每平方米114斤的产出成绩夺得大奖。据介绍,跟传统种菜不同的是,该大赛全程不涉及任何人工,像浇水、通风、光照、施肥这些工作,都由人工智能自动收集环境数据,通过深度学习和计算,进行判断和决策,再驱动温室里的设备元件所完成。
阿里不甘示弱
阿里巴巴同样拿出了自己在农业领域的解决方案。
2018年6月,阿里巴巴在上海云栖大会上推出et农业大脑计划,旨在帮助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