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王溥家族世系与婚姻考论.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宋王溥家族世系与婚姻考论   摘要:王溥家族墓志出土于河南洛阳,现藏于千唐志斋。这些家族保留了王溥家族成员的信息,记载了王溥家族的籍贯、世系、婚姻等内容。通过对其家族墓志研究,总结出王溥家族主要与以下4类联姻:皇亲宗室、开国功勋家族、科举世家、进士出身之人。在婚姻特点上分为前后两个阶段,表现出非常强的目的性,在于维护家族的社会地位与利益。   关键词:北宋;王溥家族;籍贯;世系;婚姻   中图分类号:k2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9)03-0020-03   王溥,字齐物,并州祁人,后周、北宋宰相、著名史学家,谥文献,先后编撰《五代会要》《唐会要》等著作。目前关于王溥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几类:其一,董兴艳在其博士论文《〈唐会要〉研究》中对《宋史·王溥传》进行了驳正辑补,并对王溥的学术交游做出了归纳分析[1]。其二,梁凤祥在《王溥与〈五代会要〉研究》一文中对王溥的生平、政治活动、学术著作等方面进行论述[2]。最后,卓越在《论王溥〈唐会要〉的历史编纂学成就》中认为王溥在编撰《唐会要》的过程中运用了“不取人情”的实录精神[3]。   综上所述,目前学界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王溥个人的生平、政治活动、著作、交游及《唐会要》《五代会要》的内容、编撰体例、史学思想等方面。关于王溥家族的世系、婚姻状况等方面目前尚无研究。然而笔者发现《宋代墓志辑释》中收录有王溥家族四方墓志,分别是《王贻矩墓志铭》[4](王溥三子)、《王贻庆墓志铭》[4](王溥四子)、《王珣瑜墓志铭》[4](王溥孙)、《王甫墓志铭》[4](王溥曾孙),故本文依靠正史,结合出土文献,拟从籍贯、世系、婚姻等方面分析这一家族的社会状况,以便有助于了解北宋世家大族的发展情况。   一、籍贯世系考略   《宋史·王溥传》载“王溥字齐物,并州祁人”[5],可知王溥是今山西晋中祁县人。但是关于王溥的籍贯还有两种说法,其一,陈振孙在《直斋书录解题》中称“司空、平章事晋阳王溥”[6],晋阳,即今太原晋源区。其二,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载“秘书郎榆次王溥”[7],李焘在《续资治通鉴长编》中亦载“溥,榆次人”[8],榆次,即今晉中榆次区。祁县、晋阳、榆次,3个不同地方,王溥究竟是何籍贯?可以通过其家族墓志来做进一步确定。首先在王溥儿子《王贻庆墓志铭》中明确记载“由汾州而下,五世家并州之祁,至文献公,又自开国,是为祁县人”可知王溥家族从其五世祖开始就居住在并州祁县。不仅如此,王溥曾孙《王甫墓志铭》中亦载有“公家世居太原之祁县,自高祖太师事晋,故迁于河南;文献相周,又迁于开封”,其中“高祖太师”指王溥的父亲王祚。说明从王祚追随晋太祖开始就把家迁到了河南洛阳。通过墓志铭与正史记载可知,王溥的籍贯是山西祁县,可纠《资治通鉴》与《续资治通鉴长编》之误。   《宋史》中对王溥家族成员的记载只有其父王祚,4个儿子王贻孙、王贻正、王贻庆、王贻矩,其孙王贻永及曾孙王道卿。出土的四方墓志中载有王溥家族大量成员,从《王贻矩墓志铭》中可知“五代祖曰璲,任汾州长史,汾州生太子太保曰稜,太保生赠太子太傅曰建福……太傅生赠太师、中书令曰王祚”,“子男二人:长曰珣瑜,次曰珣琇,孙男四人:曰肃、曰鉴、曰融、曰愈”;从《王贻庆墓志铭》中可知其子有4,分别为:王涣、王鼎、王渐、王震;从《王珣瑜墓志铭》中可知其子有2,分别为:王肃、王鉴、王融、王愈;孙男8人,分别为:审求、审交、审言、审文、审立、审奇、审方、审之;从《王甫墓志铭》中其子有2:王琳、王说;孙男有4:王思齐、王思聪、王思楚、王思明。在《右武卫大将军处州刺史妻寿光县君王氏墓志铭》中载:“君王氏,曾祖贻永,赠尚书令兼中书令。祖道卿,赠右领军卫上将军。考彭年。”[9]从而可知王贻永这一支的世系关系。   二、王溥家族通婚类型   (一)与赵宋皇亲宗室联姻   王溥一女嫁燕王赵德昭。赵德昭于太平兴国三年(978)二月“娶太子太傅王溥女,封韩国夫人”[5]。赵德昭乃宋太祖次子,母亲为贺皇后。正史没有记载王溥女与赵德昭的子嗣情况,因为赵德昭在婚后的第二年(即太平兴国四年)就自刎而死,因而笔者推测王溥女与赵德昭结婚时间很短,可能未有子嗣。由于赵德昭的身份、死因的关系,对于王溥家族来说,这次联姻并未对家族带来巨大的利益和影响,但是却迈向了与皇族联姻的第一步。   王溥孙王贻永娶宋太宗女郑国长公主。郑国长公主于咸平六年(1003),“下嫁右卫将军王贻永,进封郑国,赐第”[5]。此次通婚是王溥家族与皇族联姻关键的一步,使王溥家族获得了又一次发展,王贻永以外戚身份担任宰执,“在枢密十五年,迄无过失,人称谦静”[5],纵观整个宋朝,仅此一例。   王贻永曾孙女嫁宗室赵士

文档评论(0)

软件开发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十余年的软件行业耕耘,可承接各类需求

认证主体深圳鼎云文化有限公司
IP属地陕西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MA5G24KH9F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