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策略
【摘要】长期以来,习作教学始终是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问题。对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好教材这个例子,有机渗透借文改写、顺文移情、填补空白等有效方式,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策略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方式,它以课文内容为素材,把语言形式的运用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结合、彼此交融。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因此,语文教师要抓住语文教材中出现的经典范文、精彩语段、文本留白等语言“练点”,巧妙引导学生课堂练笔,提高读写能力。
一、读写结合的必要性
教学以教材为依托,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每单元只开展一次作文训练是远远不够的。若完全死板地根据教材按部就班,则极易造成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脱节现象,甚至可能导致学生厌读怕寫,丧失语文学习兴趣,而读写结合能很好地弥补这一缺陷。
二、读写结合的作用
回顾过去几年在教学实践中开展的读写结合活动,收获颇丰,现将其作用总结为如下几点。
1.面对读写结合,学生写作思想负担小、写作效率高
读写结合形式多样、题材丰富、主观性和灵活性较强,且有教材文本阅读体验做铺垫,故学生都有话可写,都乐意写。“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的写作不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进一步增进了对教材文本的理解,加深了阅读过程中的主观体验
读写结合是以书面的形式展现出来,写作过程是经历严密逻辑思维的语言表达过程,学生必定伴随反复的思考,必定经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历程,必定会走入文本的思想深处,而这种高度恰恰是单靠朗读文本所无法企及的。
3.培养了学生的模仿力、创造力和想象力
和文本联系紧密的写作必定让学生更容易模仿,而入选课本的优秀文章肯定也具备众多的闪光点值得学生模仿,如此一来,儿童与生俱来的模仿能力便成为了学习语文的助推器。面对一篇熟悉的文本,学生的创造和想象不再是漫无边际,这种合理的创造和想象才能让思维绽放出最美的花朵。
三、如何让读写有效结合
在教学中如何让读与写有效结合,较快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认为以下三种方法最具效力。
1.在语言典型处仿写
语言优美,方能成就佳作。作为一种书面表达,写作中需要生动的文学语言来渲染与描写,这种“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的文学语言从何而来,积累与模仿便是最为有效的途径。以《山中访友》为例,其中优美的词句比比皆是,新颖的写作角度更是让人拍手称快,我选取了第五段中的“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引导学生合理设置情境依照文中句子进行仿写,模仿此句式有的学生写乘坐飞机过程中的所见所感,有的学生写潜水过程中的海洋美景,有的学生写游览黄山四绝时感受到的精美绝伦……惟妙惟肖、精彩纷呈。
2.在文本空白处补写
“空白”,源于绘画中的一种表现手法,即“留白”。文本空白是指文学作品中写法含蓄、耐人寻味且有充分想象空间和回味余地的地方,一般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指作者在文本中没有写出或者未明确写出的部分,这些“空白”存在于文本的人物、情节、环境、景物、情感等各个层面;其二,指文本内容中不确定的因素,如词语、意象、人物形象、主题等潜在的多种理解,阅读的主观性赋予了文本空白的丰富性。例如:在进行《地震中的父与子》的教学时,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指导学生该怎样在课文中创建一个充满想象的学习意境,并且使得学生在这个意境中无限发挥脑海中所想的景象,深刻领悟到课文中父子之间具有的情感。然后,再让学生以文字的形式表述父亲拯救儿子的心理活动。在切身感受的情感共鸣中,使得学生的激情在其中爆发,不但丰富其阅读的内涵,也使得写作能力进一步增强。
3.在情感激荡处创写
文本有不一样的情感基调和情感内容,同一篇文章中情感也并非一成不变,随着人物形象的丰满、情节的步步发展,情感的冲突与转折往往能扣人心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把握学生情感的激荡处,及时练笔,帮助学生将他们此刻的感受、想法用文字表达出来。如《詹天佑》一文中,当学生了解到詹天佑在面对帝国主义阻挠与要挟的情况下,靠自己的努力与智慧战胜一切困难,还提前两年修好了京张铁路,孩子们个个都拍手称快,特别是读到詹天佑顶着坠入深谷的危险亲自勘测路线的时候,我抓住这个时机,设置了练笔:此时此刻,你就站在詹天佑爷爷的铜像前,你想对他说点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水泥厂余热锅炉调试报告.pdf VIP
- 2024-2025年中国铁氧体软磁材料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docx
- 2025秋统编版(2024)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全册)课时练习及答案(附目录).docx
- 我眼中的中国平安.docx VIP
- 公路工程沥青新旧试验规程差异对比解读-JTG 3410-2025.pdf VIP
- 《气体传感器简介》课件.pptx VIP
- 自治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修复方案编制提纲(试行).doc VIP
- 粘贴钢板加固施工方案.docx VIP
- 碳排放权交易有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2025).docx VIP
- Fisher阀门结构与维护.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