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多种技术联合留取左上腔静脉PICC置管尖端定位
【关键词】ecg;picc;左上腔静脉;多种技术;尖端定位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0019(2019)16-040-02
picc是目前临床使用较多的输液工具,picc导管末端应位于上腔静脉的中下1/3,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汇处上3—4cm,下腔静脉膈肌以上部分,不能进入右心房或右心室[1]。理想的导管尖端位置在上腔静脉的caj处。经右上腔静脉picc定位的“金标准”为x线定位[2]。心电图(ecg)定位技术是以picc导管内导丝为电极,通过监测置管过程中出现的心电图p波变化来判断导管尖端置,使导管置入长度个体化[3]。心电图辅助中心静脉导管定位技术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即有相关的国外文献报道,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了公认,而且应用非常简便[4]。但是目前经左上腔静脉picc置管导管尖端位置应该怎样留取在国际国内并没有理论支持。我院已经通过多种技术联合留取10例经左上腔picc置管。现报告其中2例多种技术联合留取经左上腔picc置管导管尖端。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患者1,女,20岁,结节硬化型霍奇金淋巴瘤,现右侧腋窝淋巴结明显肿大,欲行abvd方案化疗,决定到我门诊行picc置管术。
患者2,女,63岁,复合双侧卵巢癌,伴腹腔、腹膜后多发转移;心前区淋巴结增大,亦考虑转移;腹腔内低密度灶,考虑腹水或腹腔粘液瘤;符合肠梗阻ct表现;左侧胸腔积液,伴左肺下叶膨胀不全,因外周血管受限至我门诊行picc置管术。
12置管方法
全面评估患者,均选择巴德公司4fr的三向瓣膜导管,采用乔爱珍法[5]测量导管置入长度,并利用视锐5进行血管的选择,置管后行x线定位。
患者1右侧腋窝淋巴结明显肿大,最终选择经左上肢肘上贵要静脉置管,过程顺利,导管置入37cm,行x线定位,导管尖端位于胸椎左侧t7水平。
患者2选择经右上肢肘上贵要静脉行置管术,置管时进行床旁心电图定位。测量置入体内长度为38cm,置入过程顺利,但是置管过程中心电图并未出现预期的高尖p波,却至34cm时就开始出现倒置p波,随着导管的置入,倒置p波逐渐高尖,最终导管植入38cm后行x线定位,x线定位显示末端位于胸椎左侧t7水平。
13导管异位判断
正常情况下,picc导管尖端x线定位应位于胸椎右侧,但这两名患者置管后x线导管尖端定位发现导管均异位于胸椎左侧。
14患者picc导管异位于左上腔静脉的确诊
王珉等[6]建议此时应行进一步的ct检查确诊,是一种最直接可行的方法。而对肿瘤患者来说,大多数置管前已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查(确定肿瘤有无远处转移,明确治疗方案),因而可不再次做ct检查,可通过影像回顾来诊断左上腔静脉[7]。
请ct专家利用影像回顾的方法很快诊断了患者1为双上腔静脉,心脏水平在t5上缘水平,左上腔静脉内径为1387mm左右,右上腔静脉内径为1461mm左右,且左右上腔静脉血流各自汇入右心房。患者2为永存左上腔静脉,心脏水平在t5水平,左上腔静脉内径1402-1811mm,走向正常。左上腔静脉伴右上腔静脉存在,左上腔静脉管腔明显大于右上腔静脉或两侧管腔差异不大,可进一步确定导管末端位置后正常使用[8]。所以2名患者picc导管进行定位后可正常使用。
15ekg定位确定导管末端的最佳位置
picc末端最恰当的位置为胸椎椎体定位于第6~7胸椎水平,如患者有血管畸形,其导管异位发生率约为67%,发生导管异位后需重新置管或调整,但对于永存左上腔静脉患者,应采取其他定位方法帮助判断[9]。心房内心电图引导picc尖端定位方法可及时准确定位导管头端位置[10]。picc尖端进入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时高尖p波达高峰,甚至超过r波,至右心房中部时可出现负向p波,由此指导picc尖端定位[11]。我们采用三导联对导管末端进行定位,发现ⅱ导联心电图出现负向高尖p波。有文献报道:绝不应出现p波倒置的现象;不可置入过深,损伤心脏瓣膜,诱发心律失常[12]。请心电图专家会诊建议导管尖端留取以不引起负向p波为宜。ct专家确定心脏与椎体间的关系,建议导管尖端留取不宜超过心脏水平。我们遵循“一厘米,一停顿,一观察”的原则后撤导管,p波逐渐由负向高尖波变为负向矮小波,患者1回撤至33cm时倒p波消失,妥患者2回撤至335cm时倒p波消失。行x线正位片进行定位患者1导管尖端位于t4左下缘,患者2尖端定位导管尖端位于t5左上缘。当导管尖端位于第4—7胸椎时即认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