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实验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9竹节人教案与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
9。竹节人
【教学目标】
1。会写15个生字。正确认读理解“挨揍、俨然、一绺、盔甲、鏖战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有目的阅读,完成三个阅读任务。
3。体会“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的语文学习要素。
【教学重难点】
学习有目的地阅读,完成三个阅读任务。体会“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的语文学习要素。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有亲自动手制作玩具的经历吗?回忆一下,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乐趣?(学生自由说一说)
今天,就让我们带着欢快的心情走进作者的童年时代,看一看他在童年时制作玩具的故事。(课件出示课题及竹节人图片)
二、检查预习
1.齐读本课重点生字词。
2。教师检查一下生字词的预习情况,学生认读生字词.
3.联系上文或查找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教师适时指导。
威风凛凛 叱咤风云 别出心裁 技高一筹 弄巧成拙 虎视眈眈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竹节人》这篇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完成阅读任务一,介绍“竹节人”的制作过程。(生讨论后发言)
制作指南: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的一截,这就是竹节人的脑袋连同身躯了,在上面钻一对小眼,供装手臂用.再锯八截短的,分别做四肢,用一根纳鞋底的线把它们穿在一起,就成了。
2。师:围绕“竹节人”作者为我们介绍了哪些事?
明确:“我们 ”投入地做玩具、玩玩具,老师没收学生的玩具、玩玩具的事。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只要有一个人做了一件新鲜玩意儿,大家看了有趣,很快就能,以至全校.
(2)于是,我跟同桌,虽两手空空,但,轻手轻脚地溜了。
四、精读课文,合作探究
自由读课文第1~14自然段,品味语言,体会乐趣。
(1)师:妈妈怪“我”总是把毛笔弄丢,而校门口卖毛笔的老头则生意特别好的原因是什么?
(买毛笔的学生很多,他们用毛笔杆做玩具—-竹节人.)
(2)作者是怎样教我们玩“竹节人”这种玩具的?有哪些好玩的游戏可以做?(生合作交流后发言)
明确:第8、9自然段介绍作者怎样教我们玩“竹节人”这种玩具。第11~13自然段作者为我们介绍了有哪些好玩的游戏可以做。
(3)作者在制作竹节人及玩竹节人的过程中,联系到了孙悟空的金箍棒,窦尔敦的虎头双钩,还有偃月刀、蛇矛等兵器,并且文中多处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间接地体现了竹节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限乐趣,符合“我们”当时的心理特点,激发了“我们”做游戏的兴趣。
(4)课文中有这样一句:“破课桌,俨然一个叱咤风云的古战场。”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破课桌的裂缝正好用来玩竹节人,做各种战斗性的游戏.)
(5)赏析句子:有时其中一个的线卡住了,那“斗士”便显出一副呆头呆脑的傻样子,挺着肚子净挨揍。(在玩“竹节人游戏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一些现象和问题,同时体现了作者用语巧妙,描写生动逼真的特点。)
五、布置作业
学生再读课文,书写训练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竹节人》,进一步了解作者玩玩具的故事 ,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品读体会,感受乐趣
1。“还有同学别出心裁,想技高一筹,给竹节人粘上一个橡皮擦雕成的脑袋……于是对方大呼胜利。”这一段描写起什么作用?
明确:写出了大家玩“竹节人”游戏的生动有趣,烘托出了大家玩玩具的欢快心情和高昂情绪。
2.赏析句子:他脸上的神情,跟我们玩得入迷时一模一样。
提示:反映了“竹节人”游戏备受人们的欢迎与喜爱,侧面烘托出这个游戏的有趣。
3。作者为何在课堂上也玩起了“竹节人”的游戏?为何竟被老师发现了?(学生自由交流)
三、精读课文,问题探究
1。师:作者的“竹节人被老师没收后,他是怎么做的?当时的心情怎样?
明确:便一起悄悄溜到办公室窗户下的冬青丛里转悠,希望老师能像往常一样,把没收的东西扯散了,随手扔出窗外。蹲着身子,瞪大眼,可一无所获,心情沮丧,悻悻然。
2。师:当作者发现老师在自己的办公室也玩着“竹节人”的游戏时,为什么心中的那份小怨恨和沮丧化为乌有?
明确:因为老师脸上的神情,跟“我们”玩“竹节人”游戏入迷时一模一样。于是“我们”找到了心灵的慰藉与满足。
3.师:为什么要写老师玩竹节人这一部分?它和主题有什么关系?
明确:突出竹节人这个童年玩具的有趣,它甚至受到了老师的青睐,抒发了“我们”内心的喜悦、满足与自豪.这部分内容深化了主旨,使“竹节人”游戏和老师共同构成了“我”对童年的美好回忆.
四、课堂小结
学生交流学完本课后的感受及收获。
【教学板书】
9.竹节人
竹节人的制作过程 竹节人的玩法
玩“竹节人”游戏的场面 老师玩“竹节人”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3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新人教.doc
- 实验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8《生命 生命》课堂实录 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生命.doc
- 实验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8赤壁之战教学反思参考2语文S版.doc
- 实验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8小狗儿与大画家原创教案版.doc
- 实验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3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2语文S版.doc
- 实验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习作例文新人教版.doc
- 实验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类文阅读 第七单元 21 文言文二则训练 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类文阅读第七.doc
- 实验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9《安塞腰鼓》同步教案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9安塞腰鼓.doc
- 实验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单元 32《父亲的麦芽糖》课后练习 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32父亲的麦.doc
- 实验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1《词二首》配套教案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1词二首配套.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