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7古诗两首
教材分析:
本课由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和杜甫的《绝句》两首古诗组成。两首诗均为七言绝句,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描绘和赞美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诗句情景交融,诗中形象生动逼真,是古诗中写景名作.两诗虽然都是写景,但手法各异。《绝句》则以朴实自然的语句,一句一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仿佛一幅生机无限的早春图。教学中应抓住古诗教学的一般规律,图文对照,挖掘作者的情感和教材编写特点,以读带讲,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句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进而受到美和感染,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对大自然的深切热爱和赞美。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并背诵古诗。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灿烂的文化,其中古诗词就是一个万紫千红的百花园,多少文人墨客在这里挥洒笔墨,留下许多优秀的诗篇。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古诗园,走进南宋诗人杨万里,去看一看他眼中的西湖是一种怎样的境界,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新的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板书课题.介绍作者杨万里。
二、初读古诗理解诗句
(一)初读
1、自由练读
2、指名读(注意断句,读出古诗的韵律美)课件出示古诗
3、齐读
(二)理解诗句
1、读了诗句你看到了什么?
2、诗中有哪些词语不理解?(毕竟、四时)相机理解前两句诗的大意
3、理解后两句诗的大意.出示图片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引导学生说出荷叶绿得充满生机,绿的无边无际。荷花格外红艳,红得另有一种模样)
小结:这“无穷的绿”和“别样的红”给作者的视觉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难怪诗人走出净慈寺就脱口称赞:“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4、齐读古诗课件出示
三、体会诗情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古诗的大致意思。(讨论)
2、体会作者的感情。(引导说出作者是通过对西湖的极度赞美,婉转地表达对朋友的眷恋之情。)
3、齐诵古诗。(创设情境:同学们就是杨万里,在送别时读给你的朋友林子方听……)
四、拓展学习
1、回顾古诗。相机板书:送别诗西湖荷花
2、小组为单位。上网查阅,自主学习
3、交流汇报师生互动
小结:同学们我们今天不但学习了一首新的古诗,还利用网络了解到更多的知识,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善于利用身边的学习资源,多发现,多查找,吸收更多的知识,来促进我们的学习.最后让我们再把这首古诗美美的吟诵一番吧。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绝句》,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背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二、初读《绝句》
1、按自学四步骤读一读古诗。
2、交流自学所得:
卡片认读生字──说说自己用什么办法记住生字(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识字)──扩词──展示读,正音。
三、朗读感悟
1、默读古诗,如果用诗配画的方式学习古诗,你觉得该画哪些画?
2、交流理解,说理由,教师相机简笔画: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引导学生在赏画、评画的过程中了解诗句的大意。
3、感悟语言之美:
再读古诗,说说诗中的语言又什么特色?
如:黄鹂、翠柳、白鹭、青天,学生发现后再让学生拓展。
在语言的比较中,让学生明白这首诗对仗工整、朴实自然、一句一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为我们展现了杜甫草堂周围多姿多彩、清新开阔的自然景观。
四、美读成诵
1、自读、小组合作推荐读。
2、配乐读.
3、背诵。
五、书写指导
书写剩下的字,强调“含”与“岭,一个不要多点,一个不要漏点,重点指导“窗、柳”。
板书设计: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第一单元 基础知识必记
一、易读错的字
脑袋(dai) 捕(bǔ)食 披(pī)着 晒(shài)干
坏(huài)事 傍(bàng)晚 奔(bēn)跑 淹没(mò)
冲毁(huǐ) 猜(cāi)猜 如(rú)果 四海为(wéi)家
带刺(cì) 炸(zhà)开 观察(chá) 知识(shi)
粗(cū)心 得(dé)不到
二、易写错的字
宽:第三笔是横钩,不要写成横折钩.
跳:足字旁的第六笔是竖,第七笔是提。
极:木字旁的最后一笔是点。
给:第三笔是提。
更:第六笔撇要穿过“日”。
知:第五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三、会写的词语
两条 哪里 宽嘴 头顶 眼睛 肚皮 孩子 一跳 变成 极小
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鹿三小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30课牧场之国教学设计西师大版.doc
- 第二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一单元字与拼音四早操第2课时教案北师大版.doc
- 第一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 角度 古诗二首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doc
- 第一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 14 玩具和游戏 语文天地(十四)(第1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1.doc
- 第一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28枣核课后作业新人教版.doc
- 第一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古诗三首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1217177.doc
- 第一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昆虫备忘录教案新人教版(2).doc
- 第一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11.3去的树教案2长版.doc
- 第一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基础达标卷 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基础达标卷新人.doc
- 第一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八单元 27《漏》民间故事《金瓜儿银豆儿》 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doc
- 第一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6 心中那盏灯教案2 语文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doc
- 第一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组 28《中国国际救援队 真棒》课堂实录 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组2.doc
- 第一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17课《钟表店里的争吵》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钟表店里的.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