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
河流(第2课时)
课题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三节河流(第2课时)
课型
新授课
主备
成员
课标分析
课时目标:能说出黄河的基本概况:黄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长度及干流形状、流经的省区及地形区、各河段的划分界点及水文特征及主要支流、主要水利枢纽工程的名称及分布位置。
教材
分析
本课分析: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主要从我国的地形、气候、河流三个方面介绍我国的自然环境。在河流方面重点介绍了黄河和长江。黄河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也给两岸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学习黄河对认识我国自然及改造利用“地上河”具有重要意义。从教材结构看,本杰克既是学校气候的延伸,又是下面学习水资源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本节课是教材的重点。
知识梳理:从复习长江入手,让学生在了解长江学习的过程中,了解黄河的学习方法,理解黄河的基本特点,理解黄河的水文特征和形成条件,从而更好地认识黄河发展的重要性。
资源挖掘:水能资源
学情分析
已有知识经验:七年级下册对亚洲河流的学习对黄河有了初步的了解。
已有生活经验:生活中对黄河的认识。
已有策略经验:具备读图分析、数据分析、比较分析的能力和从图表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学习困难障碍:读图能力、逻辑分析能力不强。
学生个性差异:10%的学生基础较好,自学能力强,60%学生学习能力较弱,不会学习需要同学帮助和老师指导,30%学生厌学,无学习动力,需要老师督促,组长一对一指导。
教学目标
1.记住黄河的发源地、长度、流域面积、注入的海、流经的省区、地形区、主要支流、水电站等概况。
2.明确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及上中下游的水文特征。
3.能分析理解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及危害。
教学重难点
重点:黄河各段的水文特征及治理措施。
难点:黄河各河段的环境问题及黄河的治理措施。
突破措施:通过活动探究、讨论、列表比较方法,举一反三突破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课本、导学案等资料
学生:课本、学习用具、《导学案》、导学测评等练习册
教 学 过 程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预设与补救
导入新课
图片展示一组黄河景观图,让学生感受黄河含沙量大的特点
欣赏图片
激发学生的兴趣
讲授新课
活动1:观察黄河流域图,概括黄河发源地、注入口、长度、地位、河流形状。
1.发源地: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
2.注入:渤海
3.全长:5464千米
4.地位:中国第二长河“母亲河”
5.河流形状:“几”
活动2:多媒体展示中国行政区划图,找出黄河流经的省级行政区
6.黄河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划: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
活动3:多媒体展示中国地形图,找出黄河流经的地形区
7.流经的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活动4:多媒体展示黄河水域图,找出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点、黄河支流、河水系水电站分布、黄河水文特征。
8.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
上游:源头——河口(内蒙古),中游:河口——桃花峪(河南),下游:桃花峪——入海口
9.黄河的支流:
上游:洮河、湟水
中游:汾河、汾河
10.黄河水系水电站分布:
①找一找黄河干流的主要水电站
②观察这些水电站主要建在哪些河段,为什么?
水电站: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盐锅峡、大峡、青铜峡、三门峡、小浪底
水电站主要建在上游,因为黄河上游流经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穿过高原和山地,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11.黄河的上中下游的水文特征:
上游:水清急流、水能丰富(忧患:草原退化、荒漠化严重、凌汛)
中游:支流多、含沙量大(忧患:多泥沙、水土流失严重)
下游:水流缓慢、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河”
(忧患:易决口泛滥、凌汛)
12.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上游:兴建水利枢纽,植树种草
中游:保持水土,植树种草
下游:固堤分流
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治沙,在中游黄土高原地区植树种草
活动5:多媒体展示黄河凌汛图,理解黄河的凌汛现象及原因。
13.黄河的凌汛:
⑴凌汛形成的两个条件:①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河段;②冬季结冰的河流。
⑵黄河凌汛分布河段:上游、下游
⑶黄河凌汛发生的时间:①冬季结冰时:由于纬度高处先结冰,纬度低处后结冰.浮冰向纬度高处涌来.形成冰坝.河水上涨;②春季融冰时:纬度高处后融化,纬度低处先融化,浮冰向纬度高处涌来,形成冰坝,河水上涨。
14.黄河流经的干湿区:半干旱区、干旱区、半湿润区。
小组合作观察黄河流域图,概括黄河发源地、注入口、长度、地位、河流形状
小组合作一起找出黄河流经的省级行政区,然后进行竞赛抢答,看哪个小组记得又对又快
小组合作观察我国地形图,找出黄河流经的地形区,然后自由抢答
小组合作观察黄河水域图,找出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点、黄河支流、河水系水电站分布、黄河水文特征,然后每组请个代表回答
读图归纳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初中地理仁爱版七年级上册 1.1 地球与地球仪 教案.doc
- 初中地理仁爱版七年级上册 1.3 地图 教案.doc
- 初中地理仁爱版七年级上册 3.1 天气 教案.doc
- 初中地理仁爱版七年级上册 3.1 天气 教案.docx
- 初中地理仁爱版七年级上册 3.2 气温与降水 教案.doc
- 初中地理仁爱版七年级上册 3.3 主要气候类型 教案.docx
- 初中地理仁爱版七年级上册 4.1 人口与人种 教案.docx
- 初中地理仁爱版七年级上册 4.2 语言和宗教 教案.docx
- 初中地理仁爱版七年级上册 5.1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 教案.doc
- 初中地理仁爱版七年级上册 5.2 国际经济合作 教案.doc
- 2025年储能设备制造成本效益与产业链分析.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女童棉袄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docx
- 共享自习室室内照明设计对使用舒适度的影响研究.docx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网络功能虚拟化NFV与人工智能的深度结合报告.docx
- 保险业客户分层管理在2025年的应用与效果评估报告.docx
- 金融行业金融科技在金融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报告[001].docx
- 跨境电商美妆工具品牌连锁体验店盈利模式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元宇宙教育平台技术架构的优化与升级探讨.docx
- 电商供应链金融创新模式在供应链金融租赁领域的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医药物流行业合规运营与医药行业信息化技术应用指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