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论文--“亲”演化为称谓的原因分析--语言学论文.docxVIP

大学论文--“亲”演化为称谓的原因分析--语言学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PAGE 4 - “亲”演化为称谓的原因分析 摘要:语言的发展或消亡受限于社会环境的影响,“亲”经过不断发展获得了新的词义,作为网络称呼语 被广泛使用,这一方面是互联网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迎合了信息时代下线上交际的需求。 关键词:亲;称谓;语义演变;网络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一、汉字“亲”的本体意义 (一)“亲”在古代汉语中的使用 “亲”字在汉语中很早就出现了,历史上最早的文献记载是在《周易》中:“本乎天者 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亲”作为一个词,它的本义是“到”。“亲”在古代 汉语中的常用意义包括: 1.爱;亲爱。《孟子·滕文公上》:“夫夷子,信以爲人之亲其兄之子。”赵岐注:“亲, 爱也。” 2.指亲爱的心。唐玄宗《〈孝经〉序》:“亲誉益着。”邢昺疏:“慈爱之心曰亲。” 3.和睦。《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孔颖达疏:“睦即亲也。” 4.亲近;亲密。《易·干》:“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孔颖达疏: “《大司徒》云:‘动物植物本受气于天者……是亲附于上也。” 5.指亲近的人。《左传·僖公五年》:“国君不可以轻,轻则失亲。”杜预注:“亲,党援 也。” 6.接近;接触。清李渔《闲情偶寄·种植·兰》:“此花性类神仙,怕亲烟火,非忌香也, 忌烟火耳。” 7.信任,相信。《史记·乐毅列传》:“恐侍御者之亲左右之说,不察疏远之行。” 8.结交。《史记·苏秦列传论》:“夫苏秦起闾阎,连六国从亲,此其智有过人者。” 9.亲自,躬亲。《左传·僖公六年》:“武王亲释其缚,受其璧而祓之。”《公羊传·庄公 三十二年》:“辞曷爲与亲弑者同?”何休注:“亲,躬亲也。” 10.父母。亦偏指父或母。《诗·豳风·东山》:“亲结其缡,九十其仪。”孔颖达疏:“其 母亲自结其衣之缡。” 11.亲人,亲戚。《周礼·秋官·掌戮》:“凡杀其亲者焚之,杀王之亲者辜之。”郑玄注: “亲,缌服以内也。” 12.亲生;嫡亲。宋苏轼《东坡志林·赵高李斯》:“扶苏亲始皇子,秦人戴之久矣。” 13.引申为嫡传。唐韩愈《处州孔子庙碑》:“孔子用王者事,巍然当座,以门人为配, 自天子而下,北面跪祭,进退诚敬,礼如亲弟子者。” 14.结亲;婚配。唐无名氏《玉泉子》:“邓敞既登第,就牛氏亲。不日挈牛氏而归。” 15.指新妇。《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话说送亲的张姑娘合褚大娘子扶着何玉凤姑娘 上了轿。”朱湘《王娇》诗:“这负心汉已经另娶了亲。” 16.特指用嘴唇接触人或东西,表示喜爱、亲热。 17.准,真切。《宋史·兵志九》:“教射唯事体容及彊弓,不习射亲不可以临阵。” (二)亲”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 “亲”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仍然是十分普遍的,《现代汉语大词典》里对亲的解释中, “亲”的义项分为以下几种: 1.指父母,如:父亲、母亲。 2.泛指有血统或婚姻关系的,如:亲戚。 3.指婚姻,如:结亲。 4.指新妇,如:娶亲。 5.指关系近、感情好,如:亲近、亲密、不分亲疏等。 6.跟人亲近,多指国家,如:亲日、亲美。 7.用嘴唇接触人或东西,表示亲热、喜爱,如:亲吻。 8.亲自,如:亲耳。 (三)古今汉语中“亲”的意义比较 古代汉语里,“亲”常常作为一个词来单独使用和单独表意,即使会和其他词连用,那 也不是作为成词语素组合成词,所以古汉语中的“亲友”不能以现代汉语的角度看成一个合 成词,应该看做两个词的组合。在古汉汉语中“亲”的使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表示人或 事物的名词,可以译为父母、亲人、亲信;表示动作行为的动词,可以译为爱护、接近;表 示性质状态的形容词,可以译为准确、亲密;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的副词,可以译 为亲自、亲身。在现代汉语中,“亲”仍然可以用在名词、形容词、动词、副词中,但是和 古代汉语中不同的是,现代汉语中更多的时候是作为一个不成词语素与其他语素一起构成一 个词,例如:“亲人、亲戚”等。虽然在表示“亲吻”的意义时,“亲”作为一个动词单独使 用,但是意义古代汉语中表示亲近的意思相比却发生了变化。 二、与“亲”有关的网络称谓使用 21 世纪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网络技术突飞猛进,互联网成为人们沟通交流、传递信 息的主要手段,人们之间借助互联网进行互动变得简单而又日常,正是因为这种须臾不可离 的使用度,所以网络上沟通所使用的词语、句子甚至是特殊语法结构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和 改变人们传统的交流方式。语言作为信息的载体,作为表达思想的一种媒介,它原本是一种 在社会中约定俗成,被人们共同使用的符号系统,这个符号系统具备相应的稳定性,以至于 词汇、语法改变都缓慢且有迹可循,但是在当代社会,事物日新月异,互联网能够让新兴交 际词汇在不经意间进入了大众视野,这种交流平台的便捷也刺激了传统语言的表达方式,使 其产生了许多新的

文档评论(0)

jsjft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1、本人发布文档源于互联网、个人原创和收集及整理,仅用于信息共享、技术分享,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2、欢迎使用右上角搜索,输入您想要的文档关键字,就能找到您所需要的文档。 3、请下载试用后24小时内删。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