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docx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愿我们的教育,善待手持戒尺眼中有光的老师; 愿我们的孩子,拥有心怀敬畏不丢信仰的人生。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全文,理清文章从整体到局部的写作思路,以及通过叙事表现人物及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 2、引导学生学习细节描写及侧面烘托的人物写作方法; 3、培养学生感悟、分析文章的能力和边阅读边标注旁批的好习惯; 4、课外搜集梁启超事迹,以全面感受他的人格魅力,学习梁启超先生的优秀品格。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学习在叙事中表现人物的方法,着重分析第一、四、八自然段; 2、适当补充课外资料,如《箜篌引》《桃花扇》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相关材料,激发学生想象,更好地体会人物演讲时的形象、性格,以进一步了解梁任公先生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 1、学习如何在叙事中加入自己的感受和评论的写法; 2、品味文章的语言,准确地把握梁任公先生的形象和性格特征。 【教学方法】探讨法、引导法、点拨法相结合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案、课本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认识梁任公 一、新课导入 李宇春有一首歌叫《少年中国》,歌中有这样一句词:“少年强那中国一定也很棒。”其实早在上个世纪,正当我们华夏处于孱弱挨打地位时,有一位先驱就曾满怀豪情与希望地说出了类似的壮语:“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这个人是谁?——梁启超。今天我们就随着作者梁实秋穿越时空来领略梁启超先生的演讲风采。一起学习《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二、介绍梁任公 这里的梁任公就是梁启超。有谁了解梁启超的情况吗?(公车上书、戊戌变法、云南起义、康梁等等。) 梁启超(1873——1929年),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自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是中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学术大师,有中国近代“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巨匠之称。经历了晚清与民国两个时期,他的业绩,主要包括政治和学术两个方面。 1895年同康有为一起“公车上书”,1898年入京,参与“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1916年策动蔡锷组织护国军反对袁世凯。这是梁启超作为活跃政治家的一面。 他曾经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早年所作的政论文,流利畅达,感情奔放,代表作《少年中国说》,晚年在清华学校讲学、著书立说,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这是他作为学者的一面。 1891年梁启超师从康有为,求学于万木草堂,接受康有为的思想学说并由此走上改良维新的道路,时人合称“康梁”。 1895年追随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 1898年参与“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失败后逃亡日本。1916年策动蔡锷组织护国军反对袁世凯称帝 ,在战争中发挥了“一支笔强于十万雄兵”的巨大作用。 1918年,梁启超感愤于军阀的黑暗统治,离开政界,转而专注于学术和教育事业,受聘南开大学,主持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与王国维、赵元任、陈寅恪等合称为清华四导师。担任京师图书馆、北京图书馆馆长,此外,还在全国各地进行巡回演讲。在学术研究方面获得较大成功,对中国历史文化研究非凡的成就,成为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学者。一生著述宏富,著作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学、宗教及文化艺术等,达一千四百万字,结集为《饮冰室合集》。 补充:饮冰,形容十分惶恐焦灼。出自《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梁启超于戊戌变法后逃亡日本,用“饮冰室主人”为笔名,非常真实地反映了他忧国忧民的心境。 三、作者简介 梁实秋,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浙江余杭人。1915年就读于清华大学。1923年留学美国。回国后曾先后任教于东南大学、济南大学、青岛大学、北京大学等校。创作以散文和小品著称,风格风趣幽默、朴实隽永。著作有散文集《雅舍小品》、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编撰《远东英汉大辞典》。 四、写作背景 1922年3月,梁启超应清华文学社之邀,在清华大学做了《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的专题演讲。本文即是对那次演讲所做的一篇评论性文章。 第二板块:走近梁任公 一、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 1、“演讲”是文章的关键词,如果让你为梁启超先生的这次演讲出一则海报,大家准备怎么拟写? 明确: 主讲人:梁启超 题目:《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 时间:民国十年左右 地点:清华学校高等科楼上大教堂 2、本文是记演讲,还是记人? 明确:这篇课文题为记一次演讲,好像是记事,其实是写人,通过写一次演讲的情景来表现梁任公的一些特点,并表达对梁任公先生的崇敬之情。 二、评点文章,深

文档评论(0)

zhangtb20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