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被误解的浪漫主义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被误解的浪漫主义 1
一、卢梭的非浪漫主义 2
二、康德的反浪漫主义 6
三、结 语 10
文2:被误解的个人权利或人权 11
参考文摘引言: 13
原创性声明(模板) 13
文章致谢(模板) 13
正文
被误解的浪漫主义
文1:被误解的浪漫主义
[作者简介]申扶民,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广西 南宁530006
[文献标识码]A
浪漫主义,无论是作为一种思潮,还是作为一场运动,都在西方近代史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其影响之深远迄今难以估量。在追溯浪漫主义历史的时候,人们往往会逐一枚举那些具有开创性和里程碑式的关键人物。浪漫主义思想家、浪漫主义艺术家等数不胜数,且有些是否名副其实尚颇有争议。但长期以来,有两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却被毋庸置疑地奉为浪漫主义的先驱,一位是卢梭,另一位是康德。其中,卢梭因倡导“回归自然”而被尊为“浪漫主义之父”,康德则因其天才论而被视为浪漫主义的鼻祖。然而,以此作出的判断是否全然合理,还是断章取义,则有待对卢梭与康德思想的全面审视。
一、卢梭的非浪漫主义
卢梭与浪漫主义,长期以来被人们视为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卢梭几乎就是浪漫主义的代名词和化身。之所以如此,不仅源自卢梭著述当中那些浪漫主义的经典概念和表述,而且也与卢梭本人的个性密不可分。
“回归自然”,这一18世纪的响亮口号成为浪漫主义讨伐现实社会的标志性战斗檄文,被公认为是卢梭的创举。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返璞归真,回归人的淳朴本性;一是回归大自然,从腐朽堕落的人类社会全身而退,回到纯洁无瑕的大自然怀抱。社会的腐化导致了人性的堕落,唯一的拯救之途就是回归自然,重拾人的美好天性。自然,成为浪漫主义的乌托邦,似乎是重建伊甸园的理想场所,“卢梭主义者自然化了人。卢梭的伟大发现是白日梦,而白日梦就是人与外在自然的融合”。对自然的尽情讴歌,对社会的无情批判,成为浪漫主义的鲜明特征。在浪漫主义看来,现实社会无异于禁锢人性的枷锁,只有逃离社会,归隐自然,才是获取自由的必由之路。卢梭本人的著作似乎也印证了浪漫主义的基本观点,在《社会契约论》与《爱弥儿》这两部著作当中,卢梭开宗明义地写道:“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从上述经常被人援引的话语来看,卢梭对社会与人的批判是显而易见的,而人类社会的腐朽,并非来自外在自然,而是源于人类自身所创造的文明。其中,尤以人类引以为傲的科学与艺术为甚。卢梭否定了科学与艺术有助于敦风化俗的启蒙思想的论调,相反,认为它对伤风败俗倒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们的灵魂正是随着我们的科学和我们的艺术之臻于完美而越发腐败的”。正因为深刻地洞察到科学与艺术导致了人性的堕落,卢梭才大声疾呼“回归自然”,“我们对风尚加以思考时,就不能不高兴地追怀太古时代纯朴的景象。那是一幅全然出于自然之手的美丽景色,我们不断地在回顾它,并且离开了它我们就不能不感到遗憾”。与18世纪盛行的机械论自然观迥然不同,卢梭笔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自然成为浪漫主义思想滋生的丰饶土壤。
卢梭生平所表现出的特立独行的个性更被当作浪漫主义的鲜活佐证。众所周知,作为个人的卢梭生性敏感,与世俗社会格格不入。他的多愁善感、猜忌多疑、离群索居几乎为他同时代的人所难以理喻,却被后来的浪漫主义者引为同道。卢梭个性与浪漫主义之间的关联,还被人援引其作品来举证,以“文如其人”来说明证据的确凿可靠。在这方面,白璧德的《卢梭与浪漫主义》可谓不遗余力。在这部著作当中,白璧德多次引用卢梭的作品来证明卢梭的浪漫主义开创者地位。通过对《忏悔录》的解读,白璧德断定,“只从卢梭以源自谦卑和法则的感情的名义所进行的大胆的反抗,就可以说他毕竟无愧于自己作为感情主义者之首的杰出地位。在他之前没有,可能在他之后也永远不会有这样一个无可争议的天才会像他在《忏悔录》中所做的那样袒露自己缺乏谦卑和体面(这是法则的旧式同义词)”。这段充满揶揄和讽刺的话虽然是针对卢梭而言的,但却道出了大胆剖露自我、蔑视法则的浪漫主义的共同特点。由此白璧德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从卢梭身上,人们或许会学到沉落到理性层面之下的本能区域的艺术,而不是努力进入理性层面之上的认识区域。”卢梭的个性俨然都成为了浪漫主义的先声,犹如幽灵般掌控着浪漫主义的发展取向。
毫无疑问,卢梭对于浪漫主义的影响之深远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但问题在于,卢梭本人及其思想是否就是浪漫主义的,却并非一个不容质疑的问题。对于卢梭及其思想的理解,不能将视野局限或拘泥于卢梭个性及其作品只言片语的解读,而要着眼于更为宏阔的社会历史背景及对卢梭思想的整体把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