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教案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是全等三角形知识的运用和延续,它为后面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的几何证明提供了一种新的、更为简单的证明方法。本节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让学生动手探究角的平分线的画法;第二课时主要探究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简单应用。本节课是第二课时的内容,它不仅为学生动手操作、观察、交流等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同时也让学生学习了怎样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
难点:理解性质和判定的互逆关系,并能正确运用它们解决问题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并会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经历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演绎推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对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的探索过程,发展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与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过程
(1)(2)
(1)
(2)
(3)
(4)
(5)
(6)
创
引
动
探
初
巩
变
深
提
拓
归
布
设
入
手
究
步
固
式
化
升
展
纳
置
情
新
操
新
运
新
训
新
练
新
小
作
景
知
作
知
用
知
练
知
习
知
结
业
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在 S 区有一个贸易市场 P,它建在公路与铁路所成角的平分线上,要从P 点建两条路,一条到公路,一条到铁路,怎样修才能使路最短?它们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呢?
铁路
铁路
P
S
公路
在这里设计这样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动手画最短的路,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点到直线的距离,从而第一次建立数学模型;然后以“这两条最短的路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引入本节课的内容,由此让学生感知数学与实际生活是紧密相连的。
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在这个环节中,安排了两个活动。活动一:
你能否通过折叠的方式将∠AOB 平分呢?
你能否进行第二次折叠,折出一个直角三角形(使第一条折痕为斜边)呢?
将折叠的图形展开,观察两次折叠形成的三条折痕?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这一结论,你能用数学知识来证明吗?
让学生按这两个步骤进行折纸活动,展开所折的图形,观察到:第一次折叠所得折痕是角的平分线,另两条折痕则是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可以看出这两个距离是相等的,同时由于不同的学生在第一条折痕上所取的点的位置不同,可以猜想出:角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都是相等的。随后,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对猜想进行证明。
在折纸活动中,应重点关注:学生能否折出以第一条折痕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而在证明的过程中,应重点引导学生结合图形分析猜想的已知、求证。以及得出性质之后,用符号语言加以表示。
随后安排这样一组判断题,将性质的条件进行删减:第一题只有角平分线, 第二题只有点到直线的距离;使得图形看似相似,实则不同,目的是让学生明确性质的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从而加深对性质的理解。
练习一: 判断:
如图 1,OP 是∠AOB 的平分线,则 PE=PF( )
A
A
E
P
O 图 1 F B
如图 2,PE⊥OA 于 E,PF⊥OB 于 F,则 PE=PF( )
A
A
E
P
┌
O 图 2 F B
在∠AOB 的平分线上任取一点 Q,点 Q 到 OA 的距离等于 3cm,则点 Q 到OB
距离等于 3cm( ) 活动二:
到这儿,学生可以利用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解释“为什么引例中两条最短的路相等”。然后改变引例问题的情景:
如图 3,(1)要在 S 区建一集贸市场,使它到公路、铁路的距离相等,这个集贸市场应建于何处? (2)在(1)的条件下,集贸市场要离公路与铁路交叉处 500 米,这个集贸市场应建于何处?(在图上标出它的位置,比例尺为 1:20000)。
铁路
S
公路
图 3
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可以画出集贸市场的位置,并且会发现可以建无数个满足条件的集贸市场,而这些集贸市场都建在公路与铁路所成角的平分线上。从而得出另外一个猜想: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得到这个猜想后,应同前面性质的证明一样重点引导学生结合图形写出猜想的已知、求证,让学生独立完成证明,从而得出判定: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紧接着设计第二组判断题,在第一组判断题的基础上,将条件进行改变,目的是让学生巩固角的平分线的判定,感受性质与判定的区别与联系。
练习二: 判断:
如图 4,若 PE=PF,则 OP 是∠AOB 的平分线。 ( )
A
A
E
P
O 图 4 F B
如图 5,若 PE⊥OA 于 E,PF⊥OB 于 F,则 OP 是∠AOB 的平分线。 ( )
A
A
E
P
┌
O 图 5 F B
已知 Q 到 OA 的距离等于 3cm, 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国近代史纲要中国传媒大学练习题复习资料汇总.docx
- Risk management report (Example -1)医疗器械行业资料.doc
- TBFI0008-2024 冷加工糕点生产卫生规范.pdf
-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党课(ppt).pptx VIP
- 2025年湖南省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核心考点试题库资料500题(重点).pdf
- 《仓鼠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子A1基因敲除致自发动脉脂质沉积和多组织炎症的研究》.docx
- 2025届广东省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pdf VIP
- 医院保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docx VIP
- WST 360-2024 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指南(代替WST 360-2011).pdf
- GB T 4927-2008_啤酒_高清版_可检索.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