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大单元整体作业设计.pdf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大单元整体作业设计.pdf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单元整体作业设计 聚焦单元要素 优化作业设计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作业设计 大单元整体作业设计 大单元整体作业设计 基本信息 第七单元 人 21 《古诗三首》 学 第 学 语 教 民 考 四 单 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一 文 材 教 察 年 元 期 学 科 版 育 对 级 内 23 《梅兰芳蓄须》 期 本 出 象 学 容 24* 《延安,我把你追寻》 版 生 习作 写信 社 语文园地 一、单元内容及教材分析 【课标解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3-4 年级)的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提到: 1.“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要求 背诵积累本单元《古诗三首》和日积月累,并能理解诗文的意思。 2.对中年级的阅读要求中有 “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 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本单元 的课文要关注人物和事件,学会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人物精神和家国情怀。 3.新课标要求习作中 “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流”,学习用正确格式写书信。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以 “家国情怀”为主题,安排了 4 篇课文:两篇精读课文《古诗三首》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两篇略读课文《梅兰芳蓄须 》和《延安,我把你追寻》。课文表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在家国大义面前的不同风采:有 戍边将士保家卫国的情怀,有个人与国家民族共存亡的精神气概,有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 书的远大志向,有梅兰芳蓄须罢演的民族气节,还有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精神动 力作用的延安精神。 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是 “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一要素 是在三年级 “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同时,本册教材第四单元安排了 “了解 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要素,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学习如何 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古诗三首》中,《出塞》作者是王昌龄。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达了诗人希望起任 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凉州词》则是用生活中的美好与 战争的残酷作对比,抒发了人生感叹,尽管这首诗的格调是悲壮苍凉,但不悲观绝望,诗人对 生活充满热爱,对死亡并不畏缩, “醉卧沙场”一语尤其显示出豪迈的气概。《夏日绝句》一 二句言理,从生为人杰、死作鬼雄两方面说明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襟怀高远,极富英豪丈夫之 气;三四句将 “楚汉之争”中的项羽故事,熔冶为诗,语带惋惜,弦外有音。全诗仅二十个字连 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 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侧重引导学生通过先弄清每件事情讲了什么,再把几件事情 连起来的方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梅兰芳蓄须》一课也是侧重引导学生运用这种方法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语文园地”中的 “交流平台”用对话交流的形式,引导学生梳理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不 同方法。学会正确运用成语,学会使用反问句。背诵、积累故事。 本单元的习作训练要素是 “学习写书信”,属于应用文方面的练习,要求知悉写信格式、 学会写信,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如有问题,请于后台留言联系上传者解决,如文档无法编辑,课件中音视频无法播放等。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16111057000017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