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1.公元166年,汉朝与大秦(古罗马)进行丝绸的转手贸易,大秦派使者出访东汉;汉朝还与朝鲜、日本、越南有密切的交往,1784年,日本出土了汉光武帝赐给倭奴国(日本北九州一带)使者的金印“汉委(倭)奴国王”印。这些史实证明汉代对外交往的特征是(???)
A.对外交往以亚洲国家为主要对象???????
B.使者往来为对外关系的主要内容
C.对外交往的方式呈现多样化特点???????
D.对外交往的目的以经济利益为主
2.汉代都护作为一种管理边疆民族的机构或称之为官职,其形成线索是:使者校尉——护鄯善以西使者——并护南北道使者——西域都护。由此判断,西域都护(???)
A.由汉代使职发展而来???????
B.是汉王朝正式的官制
C.是西域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
D.是汉代管理边疆的主要机构
3.唐太宗说:“汉武帝穷兵三十余年,疲敝中国,所获(成就)无几。”他又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由此可知唐太宗(???)
A.在民族政策上与汉武帝完全不同??????
B.认同汉武帝政绩否定其战争手段
C.在民族关系问题处理上包容与开明???????
D.反对征服战争主张以安抚为主
4.据记载,本系闽南的地方海神妈祖于宣和五年被宋廷“敕授灵应夫人”,渐次传播到了环中国海各处,接受上至皇家,下至黎民百姓的顶礼膜拜。这一现象的深远影响是(???)
A.扩大了中国对外交往的范围???????
B.加强了中国对邻国的政治控制
C.促进华人群体共同信仰的形成??????
D.推动了中国与各国的文化交流
5.在完成藏区的统一后,明太祖要求藏民输马作赋、承担徭役,或蒸造乌茶、输纳租米,强调“民之有庸,土之有赋,必不可少”。这表明(???)
A.汉藏民族拥有相同的赋税政策???????
B.政府施以因俗而治的治藏政策
C.朝贡贸易有利于汉藏间友好关系???????
D.政府对藏族地区实行必要的管理
6.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是几千年来不断积淀的结果。秦朝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作出的最重要贡献是(?)
A.开辟了沟通南北经济交流的水陆通道???????
B.设典客、典属国等管理民族事务
C.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与管理???????
D.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7.下列关于汉武帝开辟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从广东沿海港口出发???????
B.最远抵达波斯湾
C.加强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各国的联系???????
D.从水路沟通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
8.茶马古道是宋朝与西南各族进行贸易的重要通道。宋朝设置茶马司负责茶叶和马匹买卖等相关事宜,贸易范围主要包括今四川、重庆、云南、西藏,辐射到广西、贵州、甘肃、青海、新疆等地区,并延伸至印度、尼泊尔等国家。由此可知
A.茶马古道是中西方贸易交流的主要通道
B.茶马古道加强了少数民族和内地的联系
C.西南地区成为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中心
D.中央政府加强了对西南地区的直接管辖
9.据晋朝的史料记载,一些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如鲜卑族说自己是黄帝的后裔,匈奴的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这种现象说明
A.汉族人已全部被赶出中原???????
B.晋朝对内迁各族实行了仁政
C.内迁民族全部实行封建化???????
D.民族交融的趋势进一步加强
10.汉朝盛时“编户齐民”有5900多万人,境内的百姓不复以“燕人”“齐人”“秦人”相区别,而是“某郡某县”人,他们虽方言有异,却使用着统一的不因语言差异而改变的文字。这表明,当时
A.废除了郡国并行制??????
B.加强了思想控制
C.消除了地区间的隔阂???????
D.增强了民族共同体意识
11.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历代政府对少数民族问题都十分重视。下列有关少数民族的行政机构表述正确的是
A.“道”是秦朝设于少数民族聚居地与“郡”同级的行政机构
B.“鸿胪寺”是唐朝在六部下设的主管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
C.“土司制度”是宋朝在西南地区实行的少数民族管理制度
D.“理藩院”是清朝主管边疆民族事务机构,地位同于六部
12.司马迁在《史记》中有六篇关于少数民族的列传,开创了正史为少数民族政权立传的先例。无论是华夏还是四夷,都被司马迁追述为黄帝的子孙后代。司马迁的民族思想突出反映了
A.郡国并行制度的弊端???????
B.汉代大一统国家的巩固
C.北方民族大交融出现??????
D.儒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13.汉朝时,交领右衽、束发戴冠成为社会服饰规范,极少能见到左衽服。而在魏晋时期墓壁画中却有很多贵族和平民穿左衽袖衫的画像。这一变化主要是源于
A.审美标准的差异???????
B.佛教文化的传播
C.绘画风格的影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二历史必修1上册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知识点.docx
- 高二历史必修1上册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知识点.docx
- 高二历史必修1上册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与改革 知识点.docx
- 高二历史必修1上册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知识点.docx
- 高二历史必修1上册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知识点.docx
- 高二历史必修1上册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知识点.docx
- 高二历史必修1上册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制与精神文明建设 知识点.docx
- 高二历史必修1上册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知识点.docx
- 高二历史必修1上册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知识点.docx
- 高二历史必修1上册第13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 知识点.docx
- 高一历史上册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课时作业.docx
- 高一历史上册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教案.docx
- 高一历史上册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课时作业.docx
- 高一历史上册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教学课件.pptx
- 高一历史上册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教学课件.pptx
- 高一历史上册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教学课件.pptx
- 高一历史上册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教学课件.pptx
- 高一历史上册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教学课件.pptx
- 高一历史上册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教学课件.pptx
- 高一历史上册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教学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