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第1课时).docx

初中化学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第1课时).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第1课时) 学情分析: 本单元学生进入微观世界—物质构成“分子和原子”,初三学生的心理特点比较敏感,很强的好奇心。所以我采用实验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借助信息化手段白板展示,多媒体播放视频,投屏展示学生实验图片,使课堂更高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通过实验探究活动,知道分子的性质 3.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推理,提高学生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分子特点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微粒的观点解释一些常见现象的方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问题:让学生闻桌上课前准备好盒子里的水果?为什么同学们的鼻子没有碰到,却能闻到气味? 【过渡语】引导物质都是由一些微小观的粒子构成的:分子和原子等。 学生思考,然后按自己的想法作出解释。 创设真实情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课件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习题1-3 教师展示一组图片。分子很小,肉眼看不到,放大镜也看不到,要用精密的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板书】分子的性质分子很小:分子的质量小,体积小 【过渡语】学生们想一想分子是静止还是运动呢?下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 学生回答 学生倾听、观看图片并体会。 检测学生预习效果。 通过看图片,形象直观的让学生接触微了解观世界。用数据更形象直观的让学生体会分子很小,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深切感受分子很小 【实验探究】 探究一、分子运动现象 播放视频。 学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原因 【板书】分子的性质: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过渡语】温度不同,分子的运动有什么变化? 探究二、学生演示实验(手机投屏实验照片) 将等质量的品红同时放入体积相同的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中,观察现象。 【板书】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过渡语】分子还有哪些性质? 探究三、分子间有间隔 你认为空气和水哪个更易被压缩?用注射器分别压缩一定体积的空气和水。 不同状态的物质之间的分子间隔一样吗? (一般来说,物质的分子间隔由大到小:气态液态固态) 【过渡语】同种物质的分子间隔变化? 探究四、加热碘升华管 (信息化手机投屏实验图片) 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给学生提供实验药品和仪器 让学生用分子观点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板书】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学生们观认真观看视频 记录实验现象 观察并记录现象,作出思考 小组讨论然后发言,各抒己见 对实验现象进行小组交流讨论,然后发言解释现象 组内交流 展示交流 抢答 学生从微观的角度进行分析,各抒己见。 让学生知道酚酞与水接触不变色,酚酞与氨水接触能变红。 培养学生观察与分析实验的能力 通过对比试验,让学生归纳总结出温度与分子运动快慢的关系,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学生会很有兴致,思维会一下子活跃起来。 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学生会有真实的感受,提高学生分析现想的能力、抽象思维的能力,通过小组内交流及小组间的交流,提高了其语言表达能力及合作意识 培养学生分析、比较、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你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利用信息化展示2到小题。 学生进行课堂小结。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当堂小测】1-4 学生独立完成 检测学习效果

文档评论(0)

教学文档制作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提供中小学教师相关教育文档制作服务,包括: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