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二公开课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pptVIP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二公开课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③危害:使某些生物的食物链断裂,生态系统失去平衡,给人类造成无法估计的危害。 3.臭氧层破坏 ①臭氧层的主要作用:能够吸收99%的太阳紫外线,被誉为地球的“保护伞”。 ②现状:不同程度地遭到了破坏,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破坏最为明显。 ③危害:导致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增强,影响人类健康,农作物和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等 【合作探究3】 世界荒漠化分布 读图,回答问题 1.南、北回归线附近为什么多沙漠? 2.为什么我国北回归线附近没有形成沙漠? 3、探讨我国西北地区为什么成为荒漠化进程快的地区? 1、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气流下沉,降水少,气候干旱。 2、我国北回归线附近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形成了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 3、(1)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加上周围山地阻挡,降水稀少。(2)人类活动不合理,如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等造成土地的退化。 参考答案 思考:为何保护环境也是保护自己?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环保理念?相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会对这些问题有自己的思考。 * 中图版必修第二册 5.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目录 A C B D 全球性环境问题 全球性环境问题——生态破坏 全球性环境问题的特点 当堂演练 保护环境也是保护自己,这是一句老生常谈的论调,每一次大流行病都与生态有着不可或缺的关联。安大略大学教授卡迪·克洛(Katie Clow)表示,自20世纪50年代之后,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全球流行病出现了“大加速”。“人口密度增加,碳污染上升……这一切增强了节肢动物传播人畜共患疾病的能力,病原体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传播。”克洛说。“气候变化只是我们面对的主要挑战之一,在全球化的影响下,没有任何一环是可以独立发生的。一国染病很有可能导致全球遭殃。但不可否认,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极其重要。”瑞士苏黎世应用科学大学的科琳娜·莫泽(Corinne Moser)表示:“我们从社会科学研究中得知,针对民众的环保干预措施如果发生在变革时期,效果会更好,新冠疫情给了我们一个好机会。” 全球性环境问题 全球性环境问题 含义:世界各地出现的共同的、严重的,使全球生态环境受到极大破坏的环境问题。 分类 (1)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等 (2)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等 全球变暖 主要原因: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排放了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影响 a.冰川消融和海水受热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 b.加剧风暴潮和洪涝灾害,造成城镇排污系统失效。 c.海水倒灌,导致土地和农田盐渍化。 d.影响粮食,水资源等的供应与再分配,引发国际市场的动荡和有关国家的冲突。 注意:全球气候变暖属于生态破坏,其原因是环境被污染的结果。二氧化碳以及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是造成空气污染,从而导致温室效应。 当然,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很复杂有多方面的因素。但是,环境污染是决定的因素。 【合作探究1】 全球气候变暖 太平洋岛国基里巴斯由于海平面上升,面临被淹没的危险。一直传出的“举国搬迁”消息再次得到该国总统的证实,他表示基里巴斯已经在邻国买地,为不得已时的举国“体面移民”做准备。问题: 1、 基里巴斯“举国搬迁”的原因是什么? 2、 为此,人类应采取哪些措施应对上述现象? 【提示】1、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面临被淹没的危险。 2、减少矿物燃料使用量,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利用率,利用新能源;大力植树造林,停止对森林(尤其是热带雨林)的破坏。 大气污染与酸雨 污染源 燃煤 汽车煤气 硫氧化物、烟尘等 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铅等 污染大气 酸雨 a.定义:pH值小于5.6的降水。 b.形成: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变化,生成硫酸、硝酸和盐酸,并随雨雪降落到地面。 c.危害:毁坏森林;使江河湖水酸化;酸化土壤,影响作物生长,造成农业减产;腐蚀建筑物、塑料和金属设施;引起国际纠纷 【合作探究2】 大气污染和酸雨 下表是欧洲部分国家的二氧化硫量及从别国传入的比重。 国家 二氧化硫量/吨 从别国传入的比重/% 挪威 47 500 82 瑞典 22 500 92 波兰 133 000 58 捷克 130 100 63 法国 84 700 20 英国 12 100 48 问题: 1、 挪威、瑞典、波兰和捷克从别国传入的二氧化硫比重很高的原因是什么? 2、 二氧化硫量过多会产生什么问题?有哪些危害? 3、 如何防治酸雨? 1、欧洲地处中纬西风带,常年盛行西南风。欧洲工业发达国家(英、法、德等国)工业生产排放大量酸性气体,在西南气流的作用下,远距离移动到下风向的欧洲北部和东部周边国家。 2、形成酸雨。酸雨能毁坏森林,使湖水和土壤酸化,还会腐蚀建筑物、塑料和金属设施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qzxmj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从事中小学一线英语教学20多年,热爱学生,采用驱动任务型教学方式,教学效果良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曾经获得市先进工作者。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09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