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含视频素材)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pptxVIP

第3课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含视频素材)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pptx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课程标准】 了解共和制在中国建立的曲折过程,理解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独特性。【课程标准】了解共和制在中国建立的曲折过程,理解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独特性。概念解析 执政官由公民或其代表选举产生,其职责是维护公正或正义,保障公民依法享有的民主、自由与各种权利;存在一个由民选代表组成的最高立法机构;公民具有公共精神,热爱自己的国家并尽力为之服务。 ——王加丰《西方历史上的共和制和共和思想》现代共和主义的六大要素:分权制衡、自由人权、人民主权、宪政民主、 代议制民主、政党政治。1. 共和立宪的起步——南京临时政府时期(1912年初)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3.11《清帝逊位诏书》1912.2.12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临时参议院(43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1912.1.1武昌起义1911.10.10一、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水土不服思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哪些主要原则?有何意义?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直接目的:防止袁世凯独裁根本目的:以法律否定专制,巩固共和,保障民权意义:从法律上宣告君主专制制度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确立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第五条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第六条 人民得享有左列各项之自由权。第四十四条 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第四十五条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摘自191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主权在民否定君主专制制度防止专制独裁,确立民主共和政体三权分立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3.11袁世凯被选举为临时大总统1912.2.15自由平等否定封建等级制度《清帝逊位诏书》1912.2.12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1912.1.1责任内阁防止袁世凯专权,维护共和制度武昌起义1911.10.102. 政党政治的尝试——北洋军阀政府时期(1912年—1927年) (1)背景:辛亥革命后,专制政权土崩瓦解,各类政党社团成立,各派政治力量迅速分化和重组。为谋求议会席位,展开激烈竞争,开始政党政治的尝试。(2)政党政治历程: 1912年8月国民党成立后,宋教仁等人想通过议会斗争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宋教仁遗像 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获胜,宋教仁成为国会中多数党的领袖,将负责组织责任内阁。 这威胁到了袁世凯的独裁统治。1913年春,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被刺杀。 宋教仁被杀,孙中山力主武装讨袁,国民党发动了“二次革命”。由于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局限性和国民党内部力量涣散,二次革命很快被镇压下去。 思考:民国初年,政党政治失败的原因? 材料一 照搬西方政党政治模式,脱离了中国基本国情。西方政党政治的兴起与其制度的确立,是在资产阶级革命胜利,整个国家严重资本主义化之后。辛亥革命后,政权虽然易手,但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天下而非政党的天下。所谓自由结社、合法反对、公平竞争、轮流执政等政党政治的原则,在当时的中国并不具备,虽然在形式上,民初各政党获得了较多的政治权利,但在关键的政权问题上,手执枪杆子的袁世凯是不会让步的。……因此,在当时中国国情下,如果政党要去搞所谓政党政治,要么成为独裁者欺骗民众的工具,要么成为独裁者刀俎下的鱼肉。 ——章开沅《辛亥革命与中国政治发展·辛亥革命与中国政党政治》 材料二 不幸的是,因宋教仁案发生,中国刚刚开始的政党政治发生了方向性改变。一方面,国民党重新回到革命党的立场;另一方面,留在议会内的各党派也越来越不成其为政党。 ……在国民党回归革命路线的过程中,二次革命是一大关键。孙中山在没有找到袁世凯就是宋案主谋的直接证据、袁帝制自为尚未充分暴露且自身力量不足以推到袁氏的情况下贸然发动二次革命,是其政治生涯的一次败笔。 ……有了二次革命,复图三次革命,以后又主张“四次革命”。孙中山及其追随者最终陷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不断革命境地,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后中国政党政治的走向。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3. 训政、宪政的幌子——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年—1949年)材料一 九、一完全自治之县,其国民有直接选举官员之权,有直接罢免官员之权。……十四、每县地方自治政府成立之后,得选国民代表一员,以组织代表会,参预中央政事。 --孙中山 《国民政府建国大纲(1924) 主权在民 材料二 在训政时期,由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行使政权;大会闭会期间,把政权付托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治权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和监察五权,由国民党政府独揽执行。 --《训政纲领1928) 一党专政2.“宪政”下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师备课驿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中小学各科教学多年,曾获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教育局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2013在全省高中思想政治优秀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在全市高中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第十一届全国中青年教师(基教)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2017年4月全省中小学教学设计中被评为一等奖2018年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