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第二讲 地图
第一单元第二讲 地图
【考点呈现】
1.地图上比例尺的应用、方向的判读及常用图例和注记。
2.海拔和相对高度的概念。
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判读
【素养要求】
1.区域认知:依据比例尺确定区域范围,依据等高线地形图或地形剖面图判读区域地形特征。
2.综合思维:运用等高线地形图,进行相关地理计算;运用等高线地形图,推测区域地理自然特征。
3.地理实践力:正确判读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提高野外考察和地图判读的能力。
4.人地协调观:结合地形图,解决水库大坝选址、交通线布局等问题。
No.1 脑中有图,定位更准确
No.2 图文梳理,知识更系统
地图的基本要素
1.比例尺
(1)概念: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2)表示方法:如右图中的三种表示方法。
A为数字式,或者表示为eq \f(1,80 000 000)。
B为线段式。
C为文字式。
2.方向
地图上的方向可借助经纬线(网)、指向标加以判读。
(1)经纬线(网)定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指向标定向:箭头一般指向北方。
(3)一般方法定向:既无经纬线(网)也无指向标时,则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一般规律确定方向。
3.图例和注记
(1)图例: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如D为首都,E为国界线。
(2)注记:地图上的文字和数字等。
二、地形图的判读
1.海拔(绝对高度):地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如右图中P点海拔为100 m,Q点海拔为-100 m。
2.相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如P、Q两点的相对高度是200 m。
3.等高线地形图
地形
等高线特点
A山峰
闭合,数值自外向内变大
B盆地
闭合,数值自外向内变小
C山脊
凸向低处,一般成为分水岭
D山谷
凸向高处,一般成为河谷
E鞍部
两个山峰等高线之间的区域
F陡崖
等高线重合的区域
No.3 聚焦考点,目标更明确
【考点1:地图上的比例尺】
1.比例尺的比较与缩放
(1)比例尺大小的比较
①图幅大小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②实地范围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内容越详细。
③图幅和经纬网格相同的情况下,相邻两条经线、纬线度数差值越小的图,其比例尺越大。
④同一个地理事物(如某个湖泊等),在图中显示得越小,则该图的比例尺越小。
⑤直接比较比例尺数值的大小,数值大的比例尺大。
(2)比例尺的缩放、图幅变化判读
比例尺变化
变化后的比例尺
变化后的图幅
将原来比例尺放大到n倍
为原来比例尺的n倍
放大的图幅为原来的n2倍
将原来比例尺放大n倍
为原来比例尺的(n+1)倍
放大的图幅为原来的(n+1)2倍
将原来比例尺缩小到eq \f(1,n)
为原来比例尺的eq \f(1,n)
缩小的图幅为原来的eq \b\lc\(\rc\)(\a\vs4\al\co1(\f(1,n)))eq \s\up12(2)
将原来比例尺缩小eq \f(1,n)
为原来比例尺的eq \b\lc\(\rc\)(\a\vs4\al\co1(1-\f(1,n)))
缩小的图幅为原
来的eq \b\lc\(\rc\)(\a\vs4\al\co1(1-\f(1,n)))eq \s\up12(2)
【考点2: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的基本规律
(1)等值性或同距性原理:同一条等高线上的海拔高度相同。相邻的两条等值线要么等值,要么同距。
(2)低高低和高低高原理:低值凸向高值,凸处的值变低;高值凸向低值,凸处的值变高。
(3)疏小密大原理:等值线越稀疏,单位距离的差值越小;等值线越密集,单位距离的差值越大。
(4)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海拔高度不在两相邻等高线之间,而是高于高值或低于低值。等高线一般不相交(等高线中陡崖处可重合);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限于图幅不一定能完全呈现出来。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等高线图
判读
山
地
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
山峰(顶):四周低,中间高
山脊: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凸出的部分,成为分水岭
山谷: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的部分,一般发育成河流
鞍部:相邻两个山顶之间的部分,呈马鞍形
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合的地方,易形成瀑布
盆
地
从图中等高线数值看出,四周高,中间低,根据经纬度和比例尺大小可确定该图所示地形区为我国的四川盆地
丘
陵
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下,多闭合曲线,反映出该地地形起伏不大,海拔较低
3.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1)判断水系、水文特征
①水系特征: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形成河流的分水岭;山谷常有河流发育,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河流上游方向弯曲,即河流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课件--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pptx
- 第1课《沁园春雪》第一课时课件-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pptx
- 句段的作用(二)课件--中考语文二轮复习.pptx
- 第20课《曹刿论战》课件--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pptx
- 第1课《社戏》第一课时课件-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pptx
- 第14课《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课件-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pptx
-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记叙文专题复习》课件 .pptx
-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字音、字形 课件 .pptx
- 第4课《孙权劝学》课件--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
- 第17课《爱莲说》说课课件--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
最近下载
- SharpCap中文操作手册详解.pdf
- 会计综合实训第四版孙万军答案.pdf
- 中医药康养文化谷项目可行性研究建议书.pptx VIP
- DB4201T 699-2024 武汉热干面生产管理规范.docx VIP
-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 物理试题 含答案.doc
- 16:《庄子》二则--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能力拓展训练(原卷版).docx VIP
- 江西省地图课件模板.pptx VIP
- 2024--2025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西师大版期中测试卷(含答案).docx
- 人保财险车险基础知识.pptx VIP
- 新款M级车型W166介绍.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