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弗洛伊德
1、 压抑是爱中缺乏意志的表现是弗洛伊德的思想;
2、 弗洛伊德提出“文明建基于对性的压抑,压抑过分则造成现代人的神经症。”
3、 弗洛伊德研究提出了本能需要的转化替代规律。此处应当是指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即超我、自我、本我之间的关系。本我遵守快乐原则而要求任意满足本能需要,超我则本着道德原则予以监督,自我以现实原则服务于二者,借助防御机制转化替代了本能的需 要。
4、 移情的概念是弗洛伊德提出的。
5、 弗洛伊德的“自我”依据现实原则活动。本我:快乐原则;自我:现实原则;超我:道德原则
6、 弗洛伊德对心理学的重要贡献是揭示了潜意识。弗洛伊德对于梦的解析是建立在梦是潜意识的反映的基础上的。
7、 弗洛伊德的力比多理论强调性本能决定人格。
8、 人是一个能量系统,整体上能量有限,若以某种方式释放能量。那么以另一种方式释放的能量就会相对减少,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弗洛伊德。
9、 提出“泛性论”的精神分析心理学家是弗洛伊德。
10、弗洛伊德认为,可以通过自由联想、口误、集体无意识、催眠了解无意识。集体无意识: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创制的理论,他主张把精神分为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三层。在荣格那里,人的集体无意识“包含从祖先遗传下来的生命和行为的全部模式”,它描述了一种古老的、普遍的、无所不在的东西,它潜藏于群体记忆的精神深处,荣格指出: “集体无意识,作为人类经验的贮蓄所,同时又是这一经验的先天条件,乃是万古世界 的一个意象。
1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论的早期观点,把人格结构分为意识、潜意识、前意识。
12、弗洛伊德把人格发展阶段视为心理性欲阶段,个体所经历的心理性欲阶段为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
13、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论的后期观点,把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超我。
14、弗洛伊德把焦虑分为现实性焦虑、神经性焦虑 、道德性焦虑。
15、弗洛伊德提出的性格动力:生的本能、死的本能。
16、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有弗洛伊德、荣格、艾里克森、阿德勒
17、弗洛伊德主要采用自由联想来治疗心理障碍。
荣格
1、 阿尼玛是荣格提出的集体无意识中的内容。
2、 荣格把人格划分为外倾和内倾类型。荣格从两个维度区分人格类型,一个是态度,另一个是技能。精神在与世界的联系中,是朝着两个主要倾向发展的。一是朝向外部环境的外部倾向,一是朝向个人主观世界的内部倾向。荣格把这两种倾向称为态度,表现为外倾和内倾。
3、 荣格把个人潜意识中对自己生活至关重要的特征称为情结。
4、 提出“分析心理学”的人是荣格。
5、 在荣格那里,人的集体无意识“包含从祖先遗传下来的生命和行为的全部模式”,它描述了一种古老的、普遍的、无所不在的东西,它潜藏于群体记忆的精神深处,荣格指出: “集体无意识,作为人类经验的贮蓄所,同时又是这一经验的先天条件,乃是万古世界 的一个意象。
6、 荣格提出了分析心理学,是精神分析流派的代表人物。
7、 荣格把集体潜意识分为,人格面具和阿尼玛、阿尼姆斯、阴影、自身。
8、 荣格根据人的心理活动的指向性,把人格分为内倾、外倾。
9、 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有弗洛伊德、荣格、艾里克森、阿德勒
10、现在人们公认的人格测验先驱是克瑞普林和荣格。他们用自由联想法和单词联想法来测试个体的人格。
奥尔波特
1、 人格是一种动力组织,这种组织内隐于个体的身心系统内,决定个体的思想和行为,这是奥尔波特对人格的定义。
2、 第一个特质理论的提出者是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G. W. Allport)。他和同事对描述人格特征的 17 953 个形容词进行了研究并逐渐减少到数目较小的一些特质名称上,并将特质定义为:具有使许多刺激在机能上等值,并发动等值形式的(意义恒定的)适应和表现行为的神经心理结构。
3、 奥尔波特认为,人格应具备能够代表个体生活总体的测量单位,这个测量单位即为特质。
4、 把人格特质分为个人特质和共同特质的心理学家是奥尔波特。
5、 奥尔波特把人格特质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次要特质、个人特质、共同特质。
阿德勒
1、 阿德勒认为寻求优越是人类个体的主要动机。阿德勒认为人人都有追求优越地位的动机,这种动机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如果一心一意只追求个人的优越地位而忽视 他人和社会的需要,这就形成了自尊的情结。这种人会变得专横跋扈、目空一切、言过其实、文过饰非、骄傲自大、一意孤行。
2、 人是一个整体,是一个与他人和社会和睦相处,选择和追求与社会理想相一致的人,而不是一个一切为“性”的动物,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阿德勒。
3、 阿德勒提出了以下著名概念克服自卑、生活风格、寻求优越、自卑情绪。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的特色有以下几个方面自卑情结、自尊情结、错误的生活风格、出生次序、早期记忆。
4、 阿德勒认为,人有追求优越(卓越)的社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工程设计服务方案.doc VIP
- 【某工业厂房及管理楼水电安装施工方案】.doc
- 国家标准GB_T13306-2011标牌.pptx VIP
-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3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doc VIP
- 夜袭 (5-6人封闭)剧本杀全套剧本.docx VIP
- 《少年中国说》原文及翻译 .pdf VIP
- 新食品原料β-羟基-β-甲基丁酸钙.docx VIP
- 高中英语_选择性必修二 Unit 3 Understanding Ideas A New Chapter教学课件设计.ppt
- The_Very_Hungry_Caterpillar.ppt VIP
- 《医学心理学》第2章 心理学基础-教学课件(非AI生成).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