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三章——概括文言语段阐述的观点-八年级语文上册阅读考点练习(含答案析).docxVIP

《孟子》三章——概括文言语段阐述的观点-八年级语文上册阅读考点练习(含答案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3.《孟子》三章——群文阅读 概括文言语段阐述的观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是通过陈述六个出身贫贱却最终成就不平凡事业名人的事例,阐述了“逆境成才”的道理,证明了“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这一观点。 【考点解读】 “概括文言语段阐述的观点”要求能够全面把握文段内容,并对文段所论述的道理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判断,进而归纳概括。 常见考点: 01.简要概括文段中阐述的观点。 02.本文(或这段话)阐述的观点是什么? 03.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技法点拨】 一.宏观掌握宏观掌握文段内容,要求全面、准确,不要遗漏细节。 二.分析评价要注意两点: 01抓住文章关键句,主要是抓住文段的中心句,段落起始句,段末总结句,作者评述性的句子等。抓住了这些句子,概括文段所阐述的观点基本上就迎刃而解了。 02.分析文段的题目、注释等内容,掌握文章出处和作者的情况,然后再结合自己所了解的有关文学,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对文段进行分析,可更全面,准确、深刻。 【真题演练】 (一)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乙】 颜杲卿字昕,以文儒世家。性刚正,莅事明济。安禄山闻其名,表为营田判官,假①常山太守。 禄山反,史思明攻常山。不涉旬,贼急攻城。杲卿昼夜战,井竭,粮、矢尽,六日而陷。贼胁使降,不应。取少子季明②加刃颈上曰:“降我,当活而子。”杲卿不答。遂杀之。杲卿至洛阳,禄山怒曰:“吾擢③尔太守,何所负而反?”杲卿瞋目骂曰:“汝营州牧羊羯奴耳,窃荷恩宠,天子负汝何事,而乃反乎?我世唐臣,守忠义,恨不斩汝以谢上,乃从尔反耶?”禄山不胜忿,缚之天津桥柱,节解以肉啖之,骂不绝,贼钩断其舌,曰:“复能骂否?”杲卿含胡④而绝,年六十五。 (《新唐书?卷一百一十七》有删改) 注:①假:代理;②季明:颜杲卿的小儿子;③擢:提拔;④含胡:含糊。 0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以顺为正者:标准 B.得志,与民由之:遵循 C.降我,当活而子:活命 D.禄山不胜忿:恼怒 【解答】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的意思。答题时先要弄清句子的意思,再根据句意来分析推断词义。ABD.正确;C.有误。本句的意思是:投降我,就让你儿子活命。活:使动用法,“使……活命”的意思。故选:C。 0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D  A.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B.往之女家/辍耕之垄上 C.安禄山闻其名/其妻献疑曰 D.乃从尔反耶/久而乃和 【解答】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的一词多义。答题时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词义。 A.相同,两个“岂”都是“难道”的意思; B.相同,两个“之”都是动词,“到,去”的意思; C.相同,两个“其”都是代词,代人; D.不同,前一个“乃”是“竟”的意思,后一个“乃”是“才”的意思。 故选:D。 0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B  A.孟子认为真正大丈夫标准:一是坚守仁义礼的道德品质,二是穷达有道,三是心志坚定。 B.颜杲卿忠贞不屈,视死如归。颜杲卿被叛贼绑在天津桥的柱子之上,但是出于招降的目的,叛贼把切好的肉拿来让他吃,他还是不停口地骂,叛贼忍无可忍割断他的舌头。 C.【甲】文以妾妇之道类比公孙衍、张仪之流,批驳其没有独立人格,只知顺从迎合。他们算不上大丈夫。【乙】文颜杲卿性刚正,守忠义,以生命诠释了“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D.【甲】文多用排比,语言气势非凡,充满雄辩的力量;【乙】文以记叙为主,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生动表现了颜杲卿的凛然正气。 【解答】本题考查分析理解文本内容。ACD.正确;B.有误,“节解以肉啖之”不是给颜杲卿吃肉,而是叛贼“肢解他还拿他的肉来吃”。故选:B。 04.翻译下列句子。 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 ②杲卿昼夜战,井竭,粮、矢尽,六日而陷。 颜杲卿昼夜苦战,井水枯竭,粮食、箭矢都用光了,六天后城池陷落。 【解答】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答题时先要理解重点词的意思,再初步翻译,然后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调整,做到文从字顺。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①重点词有:淫,惑乱,迷惑;使动用法。移,改变,动摇;使动用法。屈,屈服;使动用法。句意为: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秋。ツ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