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漢語虚词(一)
代詞
古代漢語代詞分人稱代詞、指示代詞、疑問代詞和一些起稱代作用的其他代詞。
第一節 人稱代詞 人稱代詞包括第一人稱代詞、第二人稱代詞和第三人稱代
詞。
一、第一人稱代詞
先秦時期的第一人稱代詞有“我”“吾”“余”“予”“朕”“台(yí)”“卬”。“我”
“余”“朕”三個是殷商時期就有的,“吾”“予”“台”“卬”是西周以後才出現
的。其中“予”只是“余”的不同寫法,《尚書》《詩經》《論語》《孟子》等文獻
用“予”,西周金文、戰國時期的多數文獻如《左傳》《國語》《莊子》《荀子》《韓
非子》等一般都用“余”,漢代以後“予”字基本上就不用了。“台”可能是“余”
的變體,只見於《尚書》,例如:
(1)格爾眾庶,悉聽朕言。非台小子敢行稱亂,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尚書·湯
誓》)
(2 )朝夕納誨,以輔台德。(《尚書·說命》)
“吾”和“卬”都是來自周人的母語,“吾”在春秋時期進入了當時的漢民族共
同語——雅言,而 “卬”只見於《尚書》和《詩經》,而且用例很少,沒有真正
進入雅言。例如:
(1)越予沖人不卬自恤。(《尚書·大誥》)——按:越:語氣詞。沖:幼。
(2 )人涉卬否,卬須卬友。(《詩經·邶風 ·匏有苦葉》)——按:涉,
徒步過河。須:等
“我”“余(予)”“朕”“吾”這幾個代詞之間有表義上的差異。“余(予)”是謙
卑的說法,漢武帝時犍為文學 (姓名不詳)注 《爾雅》曰: “余,謙卑之身也。”
所以《尚書》中有“予小子”“予冲子”的說法,沒有“我小子”“朕小子”的說
法。周公自稱“余小子旦”,不說 “我小子旦”。例如:
(1)予小子新命于三王,惟永終是圖。(《尚書·金縢》)
(2 )念茲皇祖,陟降庭止。維予小子,夙夜敬止。(《詩經·周頌 ·閔
予小子》)
(3 )(齊侯)對曰:“天威不違顏咫尺,小白余敢貪天子之命無下拜!”
(《左傳·僖公九年》)——按:唐 ·孔穎達 《左傳正義》引舍人《爾雅注》曰:
“余,謙卑之身也。”
“朕”是尊崇或倨傲的說法,所以一般是君王用以自稱,或是提到自己的祖先時
用。例如:
(1)韓侯受命,王親命之:“纘戎祖考,無廢朕命。”(《詩經·大雅 ·韓
奕》)
(2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楚辭·離騷》)
由於這個緣故,秦始皇二十六年欽定這個詞為皇帝專用,後來各朝代的皇帝都因
襲之。
“我”則是既無謙卑也無尊崇、倨傲義的通稱說法,所以在 “吾”字流行之前,
第一人稱複數一般都用“我”。例如:
(1)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見君子,我心傷悲。(《詩經·召南·草
蟲》)
(2 )予惟曰:“襄我二人,汝有合哉。”(《尚書·君奭》)
前一個例子中的“我”稱代吟唱者本人,是單數;後一個例子中的“我”稱代說
1 / 10
話人和聽話人雙方,是複數
此外,說話人提到自己的邦國時用“我”。例如:
(3 )齊人歸我濟西田。(《左傳·宣公十年》)
(4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左傳·莊公十年》)
例(3 )(4 )中的“我”都稱代魯國。
“吾”和“我”並行之後,在表義上也開始有所分工,“吾”有親近的意思,和
現代漢語北京話裏的“咱”“咱們”類似。所以春秋、戰國時期第一人稱代詞複
數包括式一般都用“吾”。例如:
(1)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季路見於孔子,曰:“季氏將有事於顓臾。”
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論語·季
氏》)
(2 )鬬伯比言於楚子曰:“吾不得志於漢東也,我則使然。我張吾三軍
而被吾甲兵,以武臨之,彼則懼而協以謀我,故難間也。”(《左傳·桓公六年》)
例(1)中的“吾二臣”稱代冉有和季路,是複數排除式;例(2 )中的“吾”稱
代說話人(鬬伯比)和聽話人(楚子)雙方,是複數包括式,例中的“我”稱代
楚國。
第一人稱代詞發展到魏晉時期,又出現了“身”和“儂”。“身”字例如:
(1)飛據水斷橋,瞋目橫矛曰:“身是張翼德也,可共來決死!”(《三國志·蜀
書·張飛傳》)
(2 )丞相自起,解帳帶麈尾,語殷曰:“身今日當與君共談析理。”(《世
說新語·文學》)
“儂”是六朝時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学堂在线 海上求生与救生 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智能无人船在水下地形测量中的应用.pptx VIP
- 超星尔雅2018《形象管理》章节测试答案满分答案.pdf VIP
- 学堂在线 生活英语读写 期末考试复习题答案.docx VIP
- 某沿海城市低空产业赋能城市管理可行性研究报告-简版v1.0.pdf
- 中国石油大学远程教育,压裂井返排优化设计研究.doc VIP
- 学堂在线 战场侦察监视技术与装备 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学堂在线 工程伦理2.0 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2024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doc VIP
- 微电子本科毕业论文题目(热门选题100个)最新.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