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卡与穆索尔斯基 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音乐人音版(2019)必修 音乐鉴赏 第十五单元 第三十一节 (5).docxVIP

格林卡与穆索尔斯基 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音乐人音版(2019)必修 音乐鉴赏 第十五单元 第三十一节 (5).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格林卡与穆索尔斯基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欣赏两首俄罗斯民族乐派代表性音乐作品——《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和《荒山之夜》,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风格特征。 熟悉《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和《荒山之夜》的主要音乐主题。知道俄罗斯民族乐派的概况,知道作曲家格林卡和穆索尔斯基。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风格特征。知道俄罗斯民族乐派的概况,知道作曲家格林卡和穆索尔斯基。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图片 相关资料 教材 教案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相互问好! 2.检查有无缺席学生! 二.导入新课: 1.导入:俄罗斯风光图片《俄罗斯一景》及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导入。 (或者是俄罗斯风光短片及教师范唱俄罗斯民歌导入。) 2.名人名言: 创造音乐的是人民,而我们艺术家,不过是将它编成曲子而已。 ——【俄】格林卡 3.出示课题: 三.新课教学: 1.俄罗斯相关知识简介: 俄罗斯是一个土地辽阔,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丰富的民间音乐资源和深厚的宗教音乐传统。19世纪是俄罗斯民主主义呼声逐步高涨的年代。60年代农奴制的废除,更是激发起广大人民的觉醒意识。各个艺术领域的艺术家们呼吁艺术创造要面向生活、面向大众,要表现俄国人民的思想情感,反映俄罗斯风情。 2.作曲家格林卡简介: 格林卡(1804—1857)著名的俄罗斯作曲家。俄罗斯古典音乐的奠基者。自幼受到乡村民间音乐的熏陶。格林卡的作品数量虽然不多,却为后来俄国专业音乐的发展开辟了大路:1836年完成的第一部歌剧《伊万·苏萨宁》,首开俄罗斯民族爱国主义历史歌剧的先河;第二部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1842年)确立了俄罗斯民间神话歌剧的样式;管弦乐《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1847年)则树立起运用民间素材交响化自由变奏的典范。1857年病逝于柏林。 格林卡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奠基人,被人们称作“俄罗斯民族乐派之父”。 3. 《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分析及欣赏: 《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作于1847年,这是一部俄罗斯化的交响乐作品。作曲家采用了两首俄罗斯民歌作主题,写成了一部民族风格浓郁的双主题变奏曲。 两个主题在性格、体裁、结构、调式等各个方面都不同,但通过二者的交替对比和变奏,通过威严庄重、活泼欢快等不同情绪的变化,勾画出一幅生动的俄罗斯民间生活风俗画。 婚礼歌曲《从山后,从高高的山后》 舞蹈歌曲《卡玛林斯卡亚》 不 同 点 速 度 速度缓慢 相当快速 第一组变奏 主题和三个变奏:第一个变奏用木管乐器;第二个变奏加进了弦乐器;第三个变奏又增加了铜管乐器,形成整个乐队的全奏。 主题的呈示和它的13个变奏。 第二组变奏 只有三个变奏 结尾段的18个变奏 想象的画面 人们一边唱歌,一边把新娘的处女式发辫梳成已婚妇女的样式,新娘告别双亲,在歌声的陪伴下送到新郎家去。 仿佛宣告婚礼仪式已经完成,正式喜宴开始了。急速、活跃而热烈的音乐开始了,越来越多的人们参加到这舞蹈中来,人们沉浸在这宴饮欢舞的场面中。 体裁、性格 抒情,富于歌唱性,若有所思 欢快而活跃 音乐情绪 这段婚礼歌音乐悠长、抒情,略带哀伤情绪。这种悠长的长腔歌曲,多用于表现俄罗斯民族性格和生活中深沉和悲痛的方面。 表现了俄罗斯人民乐观的民族性格和欢乐的生活情趣。 相 同 点 旋律结构的共同特点 在四度音程范围内的下行音阶式进行,这一点使两个旋律在发展过程中能相接进并相结合。 艺术价值 格林卡运用这两个音乐主题,确是找到了足以反映俄罗斯人民生活的那些最本质的方面,用交响音乐的形式把它体现出来。因此,他的这首《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不但描绘出俄罗斯农村生活的鲜明画面,而且揭示了俄罗斯人民的无尽丰富的创造性和想象力,体现了他们的性格的一些典型特征-----沉思同健康的乐趣,别开生面的幽默感的结合。 4.唱一唱《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两个主题,最好把他们背下来。 主题一:《从山上,从高高的山上》 主题二:《卡玛林斯卡亚》 5.聆听《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时,你联想、想像到了什么?柴可夫斯基说:“《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是一件多么玄妙异常的作品。”柏辽兹说:“他的作品在旋律中有着出乎意料的,美妙出奇的音和句子。”你有同感吗? 6.作曲家穆索尔斯基简介: 穆索尔斯基(1839—1881)俄国作曲家。自幼从母亲学习钢琴,进入中学后从钢琴家赫尔凯学钢琴。1852年在近卫军士官学校的四年间开始作曲。毕业后入御前近卫军。后加入五人团,从巴拉基列夫学习作曲。1858年辞去军职,专事作曲。 穆索尔斯基的创作以歌剧和歌曲为主。其代表作有管弦乐《荒山之夜》;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歌剧《俄狄浦斯在雅典》、《鲍里斯·戈都诺夫》;歌曲《跳蚤之歌》等。 7.《荒山之夜》分析及欣赏: 《荒山之夜》写于1867年。是一部标题性的单乐章乐曲。作曲家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onganzay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ronganzayi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