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储藏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pdfVIP

我国粮食储藏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粮食储藏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是世界产粮大国,也是粮食消费大国,做好粮食储藏工作意义重大,关 系军需民食,也关系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中国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兴仓储粮, 并积累了丰富的粮食储藏管理经验。《礼记?王制》篇“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 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以三十年之通,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管子》“仓 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粮食安全储藏是个世界性的难题,据联合国 粮农组织的调查统计,全世界每年粮食霉变及虫害等损失为粮食产量的 8%。做 好粮食储藏工作,取决于三个要素:一是要有良好的仓房和配套设施,二是要有 一系列较为先进的储藏保管技术,三是要有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今天我们召开 以粮食储藏技术与管理为主题的首届论坛,并选在我国古代粮食储藏最早发源地 之一河姆渡遗址(余姚)所在的省份——浙江省召开,具有特别意义。这是按照 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构建自主创新体系的精神要求,为推动粮食 储藏技术与管理进步,搭建平台、研讨技术、交流经验、共同提高,更好的汲取 和借鉴国内外一切成熟有效的储藏技术和管理经验,努力开创我国粮食储藏事业 的新局面。下面,我的发言主要讲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我国粮食储藏的现况 千百年来,我国粮食供应经历了长期短缺的历史,粮食储藏条件较为落后。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粮食工作,经过几代粮食人的努力,我 国粮食储藏技术及管理水平得到了提高。几十年来,广大粮食职工和粮食科技工 作者艰苦奋斗、刻苦钻研,发扬“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精神,为改变我国 粮食储藏的落后面貌,为提高粮食储藏管理和科技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1.1 粮食储藏设施 我国粮食储藏建设的五十年是飞跃发展的五十年。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 了解决我国粮食主产区多次出现的农民卖粮难、粮食部门收储难和粮食流通效率 低下等问题,从 1991年开始,我国逐步进入了大规模粮食储藏设施建设时期。 1998年以来,我国建设的国家储备粮库,是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投入资金最 多、建设规模最大、建设内容最全、采用先进储藏科技最广泛的一次,实现了我 国粮食储藏、运输、管理、技术的跨越式发展,进一步完善了全国储备粮库布局, 初步建立了较为合理的粮食储备体系。经过五十余年的建设、积累,从装卸、称 重、烘干、清理、运输等一系列粮食储藏机械到完整的现代化设施进行了大量的 开发和引进,我国已基本形成一个以港口库为龙头、以中转和储备库为骨干、以 收纳库为基础的储藏设施网络体系。截至2005年底,全国共有粮食储藏企业1.9 万户,仓容2.95亿吨,拥有 10万吨(2亿斤)以上仓容能力的大型库点为423 个,有 1199户企业拥有专业铁路线,有969户企业拥有专用码头。全国共有专 用运输车辆5700余辆,船舶66艘,从业人员69.3万人。 1.2 新技术及新装备的应用 为了适应粮食储藏技术现代化的发展,一批自主开发、先进实用的粮食储藏 专用新技术、新装备,得到了全面的推广和产业化应用,大大提升了我国粮食储 藏技术水平。1998 年以来,以环流熏蒸、谷物冷却机、机械通风和粮情监测为 代表的“四项新技术”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储藏技术管理水平。2005 年底, 有 16910 万吨仓房实现了机械通风;有 12575 万吨仓容实现了计算机测温;有 9071 万吨的仓容配备了环流熏蒸设备;有谷物冷却机 751 台,并在高温、高湿 地区逐步推广应用。全国共有烘干设备4382套,烘干能力达4.8万吨/小时。我 国辽宁、吉林、黑龙江及内蒙东部地区属我国冷湿地带,每年约有800多亿斤高 水分玉米和几十亿斤高水分稻谷需要烘干,为 15个粮库烘干设备配备了水分在 线检测和自控仪器,实现了粮食烘干全过程水分变化监测和自动调整,较好地解 决了粮食烘干不均匀、品质下降、重量损失过多等问题。此外,还研究开发平房 仓及浅圆仓散粮进出仓设备、浅圆仓装仓防破碎装置、粮仓气密技术、纳米保温 材料、储粮害虫检索专家系统等。新技术和新装备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储藏质量, 降低了储粮损失,确保了国家利益。 1.3 技术标准规范 我国十分重视与粮食储藏管理、储藏技术相关的技术标准制定工作。 1987 年6月,原商业部印发了《粮油储藏技术规范》(试行),原商业部修订颁发了 《国家粮油仓库管理办法》;1991年9月原商业部发布了《“四无粮仓”和“四 无油罐”评定办法》、印发了《机械通风储粮技术规程》(试行);1992 年 8 月,原商业部发布《国家粮油仓储设施管理试行办法》;19

文档评论(0)

企业管理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计算机三级持证人

从事多年企业管理、在团队建设、员工培训、营销提升、组织架构有多自己的经验,希望在这个平台分享及帮助更多的公司或企业!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5月09日上传了计算机三级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